n 一個旅人,在城市劇場間遊走
五月溫暖潮濕,我抵澳門已經是藝術節的第二週。立馬看的第一檔戲在南灣湖大馬路上的舊法院二樓、本地劇團「卓劇場」編作的《人在她城》:一齣有台詞、有形體、有裝置、有投影等多元載體的劇場,各載體間應有微妙的交互指涉,但因我不諳粵語,形同在一片嘈嘈切切中觀看形體如何在空間動作。這時我想起上世紀末的小說兼社會理論家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所寫的《肉體與石頭》(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肉體是軟的,石頭是硬的,肉體與石頭,象徵石頭築起的城市與個人肉身,相互銘記的歷史。
這種銘記理應體現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積累在城市建造者所砌下的每一塊石頭上,從一個外地人眼中引發差異的驚嘆,進而銘記為肉體一道道新經驗,就像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首度抵達元帝國的首都時,以及他用肉身經歷過的每一座城市,而可汗透過他的回憶言述再現那些肉身浮遊的想像。這種銘記也可能是流動不已的,以致人事滄桑頻頻回首嘲諷意義失落的一堆石頭——它們都曾妄想過永恆,卻徒然以廢墟之姿屹立原址。而舞台如何銘記一座城市呢?如何將城市形塑下的肉體,其千姿百態予以比擬、象徵、換喻、甚至重新命名?或者更準確地說,從城市的劇場中,我,一個外來者,又閱讀到什麼樣的肉體銘記呢?
我試圖從肢體/形體劇場(Physical Theatre)的角度,來描繪兩週下來所看的幾部作品。包括「卓劇場」的《人在她城》,台灣編舞家林文中跨地合作的純舞作《空氣動力學》,香港導演鄧樹榮帶領澳門青年劇團重詮的《菲爾德2.0——慾望與謊言》,以及法國導演迪麥可(Franck Dimech)為澳門夢劇社執導的《侯貝多.如戈》。重點不在建立類型,而在思索舞台上的身體如何反映城市與空間的關係。無可避免地,我亦無法特赦於自身城市的記憶與感受慣習,這必然是不斷交叉比對的對話。
n 意象未滿的《人在她城》
「她」城,一開始讓我多疑葡語「城市」的冠詞性別,或者意指城市的「陰性書寫」?其實可能來自除了意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看不見的城市》的文字與「政客、旅行家」這條故事線外,還有一個昭告親友出國遊歷而其實在足不出戶在電腦前合成照片(有圖有真相?)的女大學生——「她」;加上當代澳門市民對觀光城市現象的零言碎語,多條敘事線交錯、斷裂地拼貼,由於每道故事線的形體結構和風格並未造成區隔,給人一種紛亂的印象。幾道可移動的大型投影屏幕,切割空間,六名演員穿行其中略顯擠仄。初看時頗有舞蹈劇場的場氛——令我想起台灣編舞家周書毅去年五月也曾以《看不見的城市》為名,在台北國家劇院發表一精彩舞作——但不得不說劇中幾個示意性的動作,無論從技術或象徵層面來說都太單薄,離舞蹈遠甚,點到即止,意象未滿;顯然這舞台上的「她城」尚在想像狀態,比「現實」更虛無。
「現代人已經不習慣用眼睛來看,也不會用雙腿去實際測量,只是懶惰地用自己大腦稍稍想一想,幻想出了城市的意象。」書評人梁捷如是衍語《肉體與石頭》。以方便個人快速「移動」為原則的現代城市地理配置、搭配著讓人類身體毫無抵抗就失去感覺的科技、如此銘記的現代身體毫不稍減地反映在舞台上,人們在此迷失於物件、光影、絮絮叨叨的短訊與意象未滿的種種元素當中。一場城市絮語,而身體始終被動。
n 飛行是有形的摹擬或無形的意念?《空氣動力學》
舞者與排練場均跨界於台北、澳門兩地的《空氣動力學》,據說在「長期」與「專職」的條件限制下,大部份仍以來自台北的舞者為主。從去年入圍台新獎的《長河》開始,林文中持續在舞者身上尋找類似本質性的動作元素;一路藉著「水分子」及「空氣粒子」的意念蜷轉、舒展、連綴人體,這幾乎與華陀創「五禽戲」、「五形拳」是同一理路,然而在模型飛機的造象下被賦予當代的科技感,影像設計亦相當程度支援了這點。
舞台設計吳季璁以垂掛的透明塑料飄帶,給了這個舞台隨空氣漫舞、宛如會呼吸的裝置,瀰漫於整個舞台空間的上空。這無疑給了貼近地板而物質性百倍堅實的肉體,相當沈重的對比,無比嚴酷的挑戰。於是肉體在屢次挑戰地心引力不成(即使與常人相比這些舞者已經特別靈動,卻仍難以超越那重量若有若無的飄帶),對「飛行」從有形的摹擬,轉向無形的意念、或一種難以抑遏的想像慾望。作品在結構有其舞蹈動作上的嚴謹,而整體意念在我看來始終跨騎於有形與無形兩者之間。光影的追進、或飄帶自側面纏絆身軀、或尾聲模型小飛機的飛進舞台,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亮點,但有個疑問始終縈繞在我心頭:「飛」了半天,作者到底決定要不要棄絕對「形」的執著,走向諸法皆「空」?
n 以奔跑創造動能的《菲爾德2.0》
1990年代在香港標舉「形體劇場」的鄧樹榮導演,十年前即以此方法在香港編作法國劇作家拉辛(Jean Racine)的經典悲劇《菲爾德》(Phèdre,台灣翻譯為費德爾);相同文本由不同演員形體演譯,彷如電腦軟體改版般推出「2.0」版,標示時代與地域的區隔。十七世紀的巴洛克宮廷華麗古典台詞,以金沙劇院紅底金飾仿古典的鏡框式舞台轉為視覺暗示;服裝是模糊時空特定性的暗色長袍與皮靴(Phèdre取材自希臘悲劇),厚重恰似壓抑情慾的倫理禮制;由舞台邊的大提琴伴奏,為溢出理智的激情伴奏;整體美學仍服膺現代主義式的簡約,也是演員的走位和姿態的風格所在。
鄧樹榮擴延他對「形體」的概念,在場刊中說形體是他的「訓練及創作的方法」,稱這齣戲為「風格的話劇」;意即暗指戲劇重點仍為角色性格、內心狀態及因此外顯的「言語」,形體為言語及思想服務,並協助演員本體在做角色詮釋時達成身心的「有機統一」。在簡練而節制的動作下,演員以迅捷的小跑步精確移動定位,這種起跑、煞停的交錯創造出動能與抑止的鮮明動作形象,「換喻」成角色內心逾越體制的陣陣激情。
若延續桑內特在《肉體與石頭》從肉體考察人類城市歷史的觀點,人體在現代城市中已被規訓為服膺「速度」價值的「移動」個體,且往往在移動中令對他人無感及鈍化。鄧樹榮的形體換喻,是讓現代人體在速度中的「感盲」,轉化為情慾的「理盲」——對情慾的古典主義式描繪。因此儘管奔跑移動,整體仍在理性框架之內,身體仍在心智控制之下,欲動而不踰矩——遂也令女主角菲爾德(梁恩倩飾)情慾的「慘勝」之「慘」顯過於「勝」。
n 現代集體暴虐《侯貝多.如戈》
法國導演迪麥可(Franck Dimech)已經在台灣執導過多部作品《JUMEL孿生姊妹》(原劇作家:Fabrice Dupuy)、《沃伊采克》(原劇作家:Georg Büchner
)、《Preparadise Sorry Now》(原劇作家:Pier Paolo
Pasolini)、《愛情剖面》(原劇作家:Pierre Carlet de Marivaux+Sarah Kane),均使用歐洲文本、東方演員的模式進行創作;這次《侯貝多.如戈》的演員陣容裡也不乏來自台灣、及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的澳門演員擔任要角,其餘皆為澳門演員。迪麥可擅長以高度現代主義式的冷冽、理性、自我封閉,暴露出人性底層的暴虐、動物性和非理性。這次他選擇當代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斯(Bernard-Marie Koltes)的《侯貝多・如戈》(Roberto Zucco)——取材自社會新聞的重罪殺人犯、具高度爭議性的劇作,很符合導演一貫的戲路。
除身形的裸露外,迪麥可舞台上的演員通常也都會呈現一種「剝除」的心理狀態,技術盡去,更接近於一種動物性的質感。舊法院二樓的劇場空間也被「剝除」裸露,露出風扇撩撥著日光燈一明一滅的天花板,以及拉開窗簾即可令廊外燈光射入的長窗,拼接硬木地板,可拉門式半掩的後台房間。
劇中殺父、殺母、殺陌生人、殺警察,殺人動機始終隱晦不明的殺人犯侯貝多(楊彬飾),在舞台上被賦予上身赤裸、肉色肚圍、下著緊身褲,露出牙肉而笑,幾乎像是個責任感欠奉但本性歡快的男人,在一個喋喋不休其實彼此漠視的世界裡,人與人看似關切,其實都在殘酷地取消對方的存在感。抗議未免太費力,主角侯貝多採取一種最無負擔的對抗方法——殺人,在虐人與被虐之間,節奏有如一首舞曲,不問對或不對,只問有去有回,侯貝多以褪去道德感的「誠實」回應著這個世界。
包括這世界無所不在的機械式強制力量;像被命令原地不斷跑步的天真少年(劉雅雯飾),酒吧中不斷賣弄性感艷舞到令人無感的少女(莫群莊飾)。最怵目驚心是一個男人對一隻瓷狗的命令——明明一動不動,還被命令不准動;其實早已被予取予求,卻還要粉身碎骨,以被確認主體的毫無存在。從沒被叫出姓名的小女生(賴玫君飾)把她自認唯一的財產——貞操獻給了侯貝多;多麼微弱的自主性;也在警方的逼供下三兩下把侯貝多的名字繳交出去。這個人對人的傷害幾乎都是無機心也不必負疚的奇異世界,不知為何偏偏跟我們的真實社會這麼像!
n 「改造肉體才能改造城市」
借自書評人梁捷的標題,我的提問是:劇場到底是摹擬、反映現實的鏡箱,還是批判、重造現實的黑盒試驗場?這是作為劇場人必須屢屢反問自己的問題。1990年代,台灣解除政治獨裁後的那幾年,劇場界也曾經掀起一片「台灣人的身體」的探問,在文化殖民習性未脫的知青之間,一陣狂亂地外借身體方法或內尋民俗儀式,內裏實則燃燒著改造肉體的熱情。然而甫出政治操控、迅速被經濟力量所推挨,隨著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漲勢,「劇場資源」、「劇場管理」、「文創產業」成為新世紀最強勢的聲音。
因此,一個城市的身體,一個社會共同體的身體,乃至於劇場的身體,對我來說仍是一個疑問句。剝除種種理論,我唯一知道的:我們只能繼續在行動中探索,並從實踐中求證。
延伸閱讀:
梁捷:〈改造肉體才談得上改造城市〉
http://www.libnet.sh.cn:82/gate/big5/www.library.sh.cn/dzyd/spxc/list.asp?spid=2605
李時雍:〈肉體與石頭:1+1雙舞作《裝死》+《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