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

惟賺賣得來生《瘋狂電視台》


《瘋狂電視台》
時間:2012.9.23 19:30
地點:中山堂
演出:全民大劇團

「文化是好生意」的夢想在台灣喊了這許多年,終於出現一齣稱得上在商言商、不扮清高的戲劇《瘋狂電視台》從2010年初首演至今兩年巡迴近百場,還在增加中。藉「瘋狂」之名,虛構一無中生有的電視台,反正更能揭示現實本質「瘋狂」之所在,並讓這「瘋狂」成為可被消費的賣點。由長年與收視率奮戰的電視圈中人,向戲劇界演示如何迎合消費眾及操作市場性的「實戰經驗」,以回應這個市場掛帥的資本社會。

眾傳媒的致命魅力在於習慣以「賣點」取代價值。賣點一旦成為消費熱點,便能風行一時成為大眾文化現象。比起價值養成過程的緩慢和複雜,操作賣點無疑更迅速、便捷、直接,還帶有一種表面上的「民主」。不論有心或無意,《瘋狂電視台》其實揭櫫一台灣現象:解嚴以來,電視從老三台時代服務於政治正確,代換到無線幾十台服務於商業正確,其中只有「威權」的轉移,並無「民主」的反思和辯論,以形成真正的內在價值。

《瘋狂電視台》由一串似曾相識的電視橋段變造組成,類似台灣媒體直接操作「賣點」加工為新賣點的癖好,而觀眾重覆消費他們其實已消費過的「新產品」,不自覺養成怠惰接收習性,經營者也樂觀其成;此時若創意人員提出真正的創新,即挑戰舊賣點的新賣點,反不得青睞。編導謝念祖便坦言,他們在將現實電視台中行不通的節目企劃梗,搬上舞台創意加工回收使用。一面諷刺觀眾就愛「吃屎」,一面逗得觀眾哈哈笑;一面自嘲「藝人怎麼紅的都不知道」,一面又輸出對爆紅的欣羨與肯定。上半場還帶有電視綜藝的節奏,閒話過多,鬆散、雜蕪,下半場在結構和節奏上相對緊實順暢。從中場休息活動到下半場加入與觀眾互動設計,登記參觀電視台和邀請觀眾上台參加演出「素人」類戲劇,非常成功地掀起觀眾情緒高潮。幾乎百分之百讓第一次進劇院的鄉親們覺得:「舞台劇好好玩」。

收視率是一種捕捉人類意識表層的吸引力的設計,特別利於人們獵奇、偷窺、尋求刺激的根性,於是舞藝比不上美腿,演技比不上噱頭,優異比不上人氣。「深夜催眠秀」深深諷刺了電視節目的無聊化,以及收視率功能的荒謬;而「素人類戲劇」甚至比專業演劇更能創造娛樂效果。市場邏輯下,屬於傳統價值的「功夫」,若不能成為收視「噱頭」,便只有慘遭淘汰的命運;使真正的技藝必須在流行文化的夾縫中包裝生存。商業劇通常在噱頭和功夫之間取得一種平衡,而此劇中唐從聖的單人表演和林文彬的曲藝,恰如其分展現功夫的誠意。電視台主管暗中做黑收視率的伏筆,則讓這齣戲除了回收翻炒節目梗外,有了真正的戲劇張力。

但《瘋狂電視台》是否完全沐浴於收視第一的瘋狂快樂中?電視主管在甚麼都能賣的購物頻道上把自己的電視台賣掉,道盡價值抽空後的虛無;而電視製作人小蔡在color bar前的告白,是這瘋狂喜鬧劇最嚴肅的一刻。不料驟然出現的悲劇質感只有幾分鐘,隨即小蔡焦慮地哀求觀眾不要轉台。或許「瘋狂」令人衰竭令人空虛,但仍不可救藥地叫人眷戀,無能抵抗乾脆明確地加以接受。渴望回到老三台時代的論調,更顯出開放後的盲與茫,全無信念所繫。

最後主角辭去在電視台的賣空賣假,經營「好吃到爆」的炸醬麵路邊攤,有如是軟弱的戀人,對真愛最後的回眸一瞥,有悲劇心理,無抵抗意圖,在安全限度內抒洩一下虛無感。因此女主角如期「爆紅」,投懷送抱,溫情結局,通通符合大眾傳播的「討好」公式。

電視人應變迅速的特質也反映在這齣戲上。李宗瑞的偷拍影射應該是2012年新梗,壹化的鋪陳則驚人地迅速褪色(改為旺化可能更令人有感),藍綠嗆聲擂台依然叫好叫座;種種皆反映世事的常與無常。不作思前想後,僅以副交感神經被挑動的程度為判斷,笑聲、掌聲證明了商業戲劇的魅力。它在精神上或許朝生暮死,卻在現實原則下獲得來生。


其他劇評:
莫默http://mypaper.pchome.com.tw/silentshen/post/1320866991
吉米不蘭卡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0/04/blog-post.html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