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9

[看排]限制級偶戲


人究竟是甚麼?

上帝是0號還是1號?

你活在世上是被幹還是幹人的時候多?

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誰?

這些嚴肅的問題,使我無法對雋展:「有沒有被娛樂到?」的問句做出回應。(其實是 Baboo說的)

也使我無法對 Baboo:「這次我要好好地完整地說一個故事」的自我挑戰,給予一個令人安心的笑容。

順帶要說,這絕對是一個限制級的命題。千萬不要以為偶戲等於兒童劇,而牽著您的小寶貝進場承諾他享有一個快樂溫暖簡單沒有變態和扭曲的童話故事;不要被「最美的時刻」這幾個字騙了,除非您認為最接近真理的時刻才是最美好的時刻,而如果您真的這樣想,恭喜您一定是哲學家,不然就是詩人,不然也是個劇作家—也就是在這世上無法賴真理維生的人。

相反地,一個代筆作家,輸出的卻是可口、怡人、有賣點、包裝過的「偽真理」。透過描寫一本又一本別人的傳記,代筆作家洩漏/掩蓋他自己。一個操偶人,透過戲偶的故事洩漏/掩蓋他自己。一個演員,透過扮演角色洩漏/掩蓋他自己。從這角度,選擇戲偶與人的對戲來演繹代筆作家與傳主的關係,是道天才的詭計。但是鬼馬的方向,是不是一定導向鬼馬的結果,我還不知道。

舞台是四面壓克力透明牆。除了幾個行為舉止不怎麼甜美可愛的偶,黑色泡棉條、揉亂的白紙、棉花、被撕碎的棉屑,不可收拾的散播在地上。隔著透明牆,一個飼養蟑螂作為研究的昆蟲學家,到底是蟑螂們的上帝?還是蟑螂代言人?

今晚我是一個單純的觀眾。如果問我,我只能說我無法忘記這齣戲兩個禮拜後才要正式演出這件事;我也沒有天才到可以將一個耗時數月艱苦的心靈工程,在一個不完整的觀看後就解析透徹。

是的,所以你必須親自來找到解答,打電話到劇團訂票有八五折喔。我把以下這點歸功給導演:找到最佳人選、最佳的組合,完成一部值得期待的演出。

《最美的時刻》
原著小說─明夏.科內留斯(Michael Cornelius)
改編劇本─李小海、魏雋展
演員─魏雋展
導演─BABOO
偶戲導演─鄭嘉音
操偶演員─黃迪揚
舞台設計─曾文通
燈光設計─黃諾行
服裝設計─賴宣吾
音樂設計─Jeff
影像設計─朗機工
平面美術─聶永真
攝影─藍棋聖、Loki Tsai
關於原著小說《最美的時刻》

演出時間
2009年10月15~17(四~六)19:30
2009年10月17~18(六~日)14:30
票價:500元 (兩廳院售票系統) (02) 3393-9888 (02) 3393-9888
演出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3F(中正紀念堂捷運站5號出口)

每週編輯張輯米的推介

2009/09/22

不同的遊記,另一種窺看

我去旅行八 / 智者在此垂釣 —湯皇珍 個展
日期:
2009/09/07 - 2009/09/29. (一)~(五),9:00~17:00.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覓空間(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古亭捷運 6號出口)

湯皇珍「我去旅行」系列從1999年開始至今,第十年,第八個作品。

行動的部分:湯皇珍把自己關在咖啡館內一個夾板圍起來的狹小隔間,地上鋪滿白紙,藝術家一面拿攝影機自拍,一面用麥克風收錄自己的旁白,喃喃自語了一小時,如是十場,高處另有攝影機側錄。

展覽的部分:覓空間隔成兩個房間,被投影環繞,一排空椅子,前面有譜架,有耳機,戴起來可以聽見創作者文學性的說白。

只聽到湯皇珍的旅行記憶,從威尼斯漂流到北京、漂流到台北縣,漂流到某一年,某一日、漂流回童年……。

但畫面上卻是從一張A4紙掃到另一張A4白紙,沒甚麼大不同。

常在Living&Traveling頻道看到旅遊節目:時髦風趣的主持人,站在鏡頭前,告訴你我他們所在的地方,看甚麼、聽甚麼、玩甚麼、吃甚麼。鏡頭跟著旁白亦步亦趨,我們也跟著電視亦步亦趨。

相較起來,湯皇珍沒有化妝,缺乏賞心悅目的包裝,內容亦缺乏娛樂性,行為非常理所能判斷,鏡頭單調得令人打瞌睡,講些甚麼都聽不懂—事實上,觀眾我們聽的和看的全都「錯位」了,「差池」大得離譜!

但正因為這份「差池」,使我想到:這世上有誰能將他真正的旅行所聞,傳達給另一個人?就連旅遊老祖宗馬可波羅也向大汗直陳:我所去之處是你看不見的城市。那些旅遊節目旅遊書,以人為的設計,高超的技術,巧妙地將「差池」隱藏不見,幾乎令人錯以為一切都很美好,以為你說的、我看的、你經過的、我聽說的,其實沒有距離。

不,湯皇珍以瘋子般的姿勢、令人感覺不很舒服的畫面,叫你逼視這個距離。(不過我跳過那一堆羅蘭巴特的解釋,今天左腦不想工作。)

離開前恰好聽見秉原說:從事現代前衛藝術的人,如何在如此現實的社會生存下去呢?(大意如此),回頭看見湯皇珍略曬焦的素臉,我突然想:總有一天,人們會厭膩被傳媒統一化了的「感覺」,當省悟到連「看的方式」都一般規格化的時候,說不定人們會非常珍惜稀微之聲,呼喚懇求著另一種看世界的心眼。

2009/09/18

創作人的故事:孫梲泰

從前,跳舞的不會演戲,演戲的不會跳舞,舞蹈和劇場涇渭分明,即如、以「舞蹈劇場」引領國際現代舞壇三十年、今年剛謝世的德國舞蹈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大體仍以肢體和空間塑造出抽象意象,並沒讓舞者演繹具體的戲劇情境。不過,我卻很驚訝發現,8213肢體舞蹈劇場的年度作品《電子》,每個舞者都會演戲,而且一點兒都不怕演戲!

8213肢體舞蹈劇場是個成軍三年的年輕舞團,但團員都是身經百戰的舞蹈中生代佼佼者。靈魂人物孫梲泰曾有五年在國內許多知名舞團:舞蹈空間、光環舞集、世紀當代舞團、太古踏舞團、影舞集、水影舞集,擔任專業舞者,成為獨立編舞家之後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舞展,還入圍過台新藝術獎。舞蹈顧問詹天甄是台北體育學院的舞蹈科碩士,除了是舞蹈空間的資深舞者,也是編舞家,近年有多支作品為舞蹈與視覺、影像、音樂的跨界創作。最年輕的Casey Avaunt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學院舞蹈和戲劇雙修的高材生2004年來到台北藝術大學做交換學生,從此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自2006年參與8213《三氯乙烷釋放體》舞作後成為舞團重要核心成員。
孫梲泰本就出自京劇世家,對戲劇本就不陌生。祖父京劇名武生孫毓堃,父親孫元坡是架子花臉、母親嚴莉華專攻刀馬旦。在這種成長背景下,赤足、半裸體、跳現代舞、搞電子創意的孫梲泰絕對是個異類。但在現代舞壇上,有東方武術底子和不斷加入戲劇元素的他,又是一枚異數。

跳舞的人通常從小學舞,舞齡十五、二十年以上都不足為奇,但通常到三四十少壯時,心智和境界臻於成熟,編舞的人才開始邁入顛峰。8213的核心群就正在創作的高峰當下,雖才成團三年,除2006年《三氯乙烷釋放體》得到台新獎提名,2007年《反影》、《溝通無效》、《越位》,2008年的《法國麵包》、《收驚》、《無國界:我的天堂》迭獲好評,以一年三作的驚人速度在累積作品,且作品之間從不顯得重複。

我看過孫梲泰用裝置藝術把人倒掛著跳舞,也看過他端六台攜帶式放映機上舞台;看過他把傳統民俗或戲曲武術的身段運用進現代舞,也看過他企圖用現代舞表現科技的、環保的、和社會的議題。孫梲泰說他的舞蹈,不是叫人走進劇院看那種漂漂亮亮的舞蹈,而是真真切切被某種訊息、某種思維給打擊到,身為創作者的他有強烈的傾訴欲望。

手機有是否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變短嗎?簡訊教人妄想不花時間去聊天而仍友誼長存?罐頭簡訊代表你對人關心還無情?充斥在現代生活的廉價電子商品「大聲公」讓你與現實更貼近,還是更疏離?吃素難道就比吃肉道德嗎?騎機車是否比開車環保?諸如此類非常「現代」、非常「寫實」的問題,都可以成為孫梲泰舞作的中心。

我想因此孫梲泰才會不厭其煩地使用某些戲劇手段,去達到他舞蹈中濃得化不開的「劇場」性。8213的奇特處之一,是這個舞團竟擁有「戲劇顧問」--活躍於戲曲、影視界的樊光耀,不時返視這個窮哈哈還堅持要留在「藝術界」奮鬥的小老弟,以視為奇葩的心情在替這功利時代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鼓勵和協助。

我到牯嶺街小劇場看《電子》排練那天,有種被打敗的感覺:舊警察分局改建的黑盒子小劇場,一向走盡量簡省、因簡就陋的風格,此刻卻被內嵌強力聚光燈、上罩強化玻璃的雪白架高舞台所覆蓋,變得充滿未來感。超級資深音樂人陳世興(吉米)擔任現場電音DJ,預備在舞蹈的不同段落裡傳達「電子化的情感」,把摩登電子音樂領域裡的Ambient、Techno、Acid、Industry、Trance等通通用上。《電子》一掃小劇院、老劇場給人的頹圮感覺。

孫梲泰認為小劇場或舞蹈劇場,只有場地規格的不同,要表現的作品密度、濃度、精緻度,都絕無打折。當音樂設計說四顆喇叭還不夠,要重低音喇叭才能呈現完美的音效,孫梲泰二話不說就去租借低音喇叭。劇場有一百多顆燈、六十道迴路,但燈光設計還是覺得不夠屌,孫梲泰就說好、去租燈。豪華舞台製作,運到劇場一台貨車還不夠,要兩台貨車,一趟運費一萬多,孫梲泰為了品質也拼了!如此精品製作,票價打完折居然不到三百元,低於市價;但孫梲泰為了讓更多人進場看表演,毫無悔意。

孫梲泰說:如果他在小劇場就能夠作出國家實驗劇場的等級,將來走上實驗劇場時就不會感到捉襟見肘,「我是個愛作夢的人,但我在築夢上是個踏實的人。」那麼將來是否繼續挑戰國家戲劇院?孫梲泰搖頭:「我喜歡的表演就是這個規格!我喜歡實驗!」

他對創作有一種驚人的誠實,說:創作就是革自己命,誰能夠做上一輩子?他說當把想說的話說完了,便會毫無眷戀地揮揮衣袖就走,絕不勉強把自己招牌在舞台上,重複自己,僵而不死。


這樣說的孫梲泰讓我覺得:他的表白在一個永恆追求創新的領域中,本該是一個常數;但生在一個只懂名牌,其實不懂創意和品味的社會中,仍會是一個異數。

原載於<新新聞>

8213肢體舞蹈劇場《電子》
台北演出: 9/17- 19 19:30 9/19,20 14:30牯嶺街小劇場
新竹演出: 9/25 19:30 鐵屋頂劇場
《電子》專屬部落格

2009/09/13

甚麼是小劇場?攝影側記

依馬媽問我你這麼個好笑的人為什麼文字一點兒都不好笑?我也問依馬媽妳這麼個端莊賢淑的女性,為什麼文字一點兒也不端莊?何出此言,請見依馬大件事

(左為依馬媽設計的logo)

《行動前夕的暖身》

日期:2009.9.9
地點:再現劇團

狠狠地睡。

幾天前還在腦子裏轟隆隆響的劇情,倏然變成一片安靜,也沒有畫面。

但我還是要寫。不是說書寫為了抵抗遺忘?

私底下我喜歡和力德聊任何事情,以我百疏一密的性格,每每都嘆服於他思考和觀察之縝密細緻,讓我自愧不足。比起我和吉米借藝穗節省場租和搭基本宣傳,力德的作為完全不思「鑽營」,全部自掏腰包實現他「不跟觀眾收費」的劇場概念;也沒有凹朋友,實實在在甄試演員錄取參加排練然後正式演出;且據我所知,力德還因此錯過一所學校的教師聘試時間。或許因此,我不只一次把《行動前夕的暖身》看成《革命前夕的暖身》;並且一進劇場就坐右側,準備全場向左看。

全劇跟排練時一樣,始終亮在白花花的大日光燈底下,零燈效,三個演員,這點跟我的戲一樣。力德的戲是一種縮小版的話劇,這跟我對劇場概念完全兩樣;這也注定了演員的演出方法必須截然不同(順便敬告那些以為小劇場只是「縮小」版的大劇院的學者專家們,重點是空間但不只是空間,瞭解嗎?周全的採樣是你們治學的基本工作,不要推諉說你們偷懶不看的戲都是不重要的戲。)

像我常對我的演員說:「不要演。」,這不是全球奉行的金科玉律,但反映我個人偏好,是文學的東西就讓它一個字一個字被朗讀,是口語的東西就讓它鬆鬆亂亂滑過嘴角,是戲就動作誇張到有如舞蹈,不是戲就分析說明到成為演員自己腦子裡的料,但是力德的演員真的是演,演一個劇作家塑造好的角色,演那角色的內心情境,演說著高明的台詞,演繹著角色各自的背景故事,採取適當的聲音和表情陳述故事。

腰往後折,嘴角向下拉,某種類型人物出現了。俏皮嘴皮子和真正說中心坎,混在一起,這是正經批判還戲謔諷刺?我躊躇著,不知道該重重坐下還輕輕站起來。這種時候,我突然很想要痛哭流涕,不然就笑到腦漿被抽乾彷彿白癡。

跟力德約好這檔戲完後要好好討論,交換一下意見。大概就像企鵝跟駱駝的對話一樣,但是我期待。

《行動前夕的暖身》不要錢,只要你的行動。交通方便,六十分鐘長,一直演到9月20日。

2009/09/05

觀眾問卷分析


收回有效問卷共61份。其中第一次看小劇場者近五成—占44%(27);第2-5次看小劇場者6,第5-10次者11;10次以上者次多--占28%(17),呈「凹」形分布。

第一次看小劇場者,來看的理由最多為想瞭解甚麼是小劇場或好奇會用甚麼方式演繹這個題目(14),另一半為被朋友帶來的(13,其中一人選兩者皆是);有一人則勾選來踢館的。

看超過10場小劇場以上者大多數動機為好奇如何演繹這題目,少部分則因為是某人的粉絲。很客氣地,這群小劇場常客沒人動機在踢館。

第一次看小劇場的人,七成看完之後對小劇場表示有所改觀(19),其中18人說會再想看小劇場,1人稱沒差。此外答完全沒改觀與沒回答者,各4人。

看小劇場超過十次者,看完本說明會對小劇場有所改觀者只有3人,另3人沒回答,不過都表示會因此想再看小劇場;表示完全沒有改觀者約65%(11),續答會因此想再看小劇場者5人,表示沒差者5人,1人沒有回答。

繼續分析看5-10次小劇場者,11人中有3人表示改觀,2人表示完全沒有,其他沒有回答。表示想再繼續看小劇場者5人,其他沒有回答。

第2-5次看小劇場者因此對小劇場有所改觀者,和完全沒改觀者各半,一人沒回答,但都表示會想再繼續看小劇場。

無人勾選「我想我不會再看小劇場了」這項。

至於覺得該不該附上一本小劇場的正式註解手冊?24份表示有比較好,1人表示除非校園巡迴否則不必;21份說不必了;7份視品質和價格而定。

年齡層:10-20歲6份,20-30歲者25份,30-40歲者14份,40-50歲者8份,50歲以上1份;成「凸」形分布。誰叫我們叫「凹凸之外」呢?

至於我們提出的小劇場十大酷問題中,以「小劇場為什麼常常反敘事結構?甚至反語言?」的示範說明最得觀眾喜歡,計有36人次勾選。「小劇場是危險的,甚至挑釁觀眾嗎?」和「小劇場不能養活人,所以劇場人一定要身兼多職?」居次,各有30人次。票數最少的是「小劇場是否可以好好講一個故事?」也有15人次,但這跟我的問卷設計有關,第一天我沒有把這題列入勾選項目之中。

2009/09/03

劇評來了

轉載自LULUSHARP
時間:2009年9月2日,週三14:30
地點:牿嶺街小劇場2樓
演出:凹凸之外《甚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

將「小劇場」擬人化成「小T」,設定其誕生於1980年(所謂「一切從蘭陵劇坊的《荷珠新配》開始」),今年三十歲,而其成長過程與性格樣態,便將小劇場的發展、變遷、定義、定位、生態等諸多面向與說法,納入討論與「示範說明」的範疇,這算是該作品的妙點創意,還不錯。所觸及的層面,幾乎都是一般人對於小劇場的印象或問題,包括「小劇場就是場地比較小嗎」、「窮是小劇場的特徵之一嗎」、「小劇場為什麼常常反敘事結構?甚至反語言」、「小劇場為什麼常常重複動作」、「小劇場為何常用複式觀點」、「小劇場是危險的,甚至挑釁觀眾嗎」、「小劇場一定要有批判、顛覆、叛逆性格嗎」、「小劇場不能養活人,所以劇場人一定要身兼多職」與「是不是一定要演出完畢以後才可以謝幕」等,不外乎美學、政治與經濟三大層面。

「示範說明」的形式與內容,除了一般民眾、觀眾與劇場工作者的觀點,當然也「引經據典」,鍾明德與王墨林的論述及其文化形象,便成為被諧擬與嘲諷的對象,甚至鍾明德在構建小劇場運動史論述所經常引介的Grotowski、Brecht、Artaud、Meyerhold、Schechner等人,也被牽扯進來。整體風格充滿了搞笑,偶爾夾抒情的旁白,所使用的語言及內容,仍吊有些許書袋與小劇場內部笑話,但基本上不影響觀眾的投入與理解。相較於過去小劇場論述總被嚴肅態度與詏口文字所定義與論述,今次的演出完全轉了個面向,只是不知這樣的處理方式,會不會更陷小劇場於被曲解的逆境之中?

從一坐定位子,我就一直很注意投射在牆上的影片內容,那是創作者林乃文和朋友一起去訪問了若干人關於小劇場的看法的訪談剪輯。對我而言,除了王墨林與溫吉興之外,猶有許多新世代的陌生面孔,他們各自從個人的經驗與觀察出發,自圓其說,自有說法;對於既有的論述與說法,他們不太去關切,或許這些既有的論述與說法,多半被視為是搞學術、評論的人才要去弄清楚的東西,大師、經典、理論其實並不重要,只要從感覺出發就可以了。既有的累積無法擴散,每一個世代都重新開始,既要批判與諷刺既有的論述與機制,卻也形塑不出有力的論述與顛覆,甚至認為沒有論述也無所謂。

這個「示範說明會」雖然搞笑的成份居多,但是卻也提供了一些基礎點讓人可以更進一步思索與辯證,要嘛選邊站,要嘛提出新觀點,要嘛無所謂。當代的臺灣小劇場要江河日下還是重振雄風,或是另啟新頁,現在或許是個不錯的重新省思的時間點。

演後座談會

演後有一位觀眾說他來看第二次了(我們也才演到第二場而已),但還是有某些地方他看不懂(啊該不會叫我們退你錢吧?)。

他問了一個問題:「帳篷劇是不是一種小劇場?」,當時我真想呼叫劇中的「鐘」教授。

考古題:「小劇場」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原本是打算作為演出手冊裡的文章,後來不想印手冊了(專心修劇本),所以先擱這裡。
■外國篇

「小劇場」在地球上誕生,一般公認1887年法國人安端(Andre Antoine)在巴黎組織自由劇團(Theatre Libre)是起點。自由劇團的目標在對抗當時主流的商業劇型—主題圍繞著「一個丈夫、一個妻子、一個情人,外加金錢」打轉,具有消遣休閒性,非常受到中產階級歡迎的一種佳構(well-made play)戲劇類型。

安端選擇位於巴黎北郊一座只有350個座位的小排練廳,當作劇場,並採用會員制,保障長期的核心分子和收入,成功經營了七年。

雖然自由劇場當時演出的戲很多是日後的大劇院主流,但安端的自由劇場奠定了所謂「小劇場」的基本性格:一選擇觀眾席次較小的場地,二重視嚴肅的藝術性,三獨立於市場潮流之外,也就是重視創作理念甚於市場經濟。

獨立劇場的觀念漸漸風潮於歐洲各國,包括荷蘭、俄國、瑞典,越過大西洋到美國(如1915年劇作家劇場),最後也傳到了亞洲的中國、日本。

1919年北大教授宋春舫有篇<小戲院的意義由來及現狀>,對比當時中國對西洋戲劇僅止於話劇、「文明戲」的想像,宋舉出「小戲院」的特色為:一反營利主義,二重實驗精神,三容易舉辦。1928年田漢在上海成立「南國藝術學院」推動小劇場,1929年余上沅、熊佛西以北平大學(今北京大學)戲劇系第一屆畢業生為班底成立「北平小戲院」,標舉「反對營利主義」、「重實驗的精神」的藝術戲劇。只不過,這裡無論「小戲院」或「小劇場」指的都只是規模比較小、帶有進步色彩的話劇而已。

日本留德學生土方与志與老師小林內薰1924年成立的「築地小劇場」,作為「演劇的實驗室」。這劇場擁有400-500座位,精良的燈控設備和移動式舞台,是名符其實的實驗室。1928年之後因左派路線之爭而分裂,30年代後更被軍國主義打壓,1945年建築終於毀於空襲。築地小劇場多少也影響了台籍的留日學生。


■台灣篇

至於「小戲場」何時走進台灣?著有《台灣電影戲劇史》的呂訴上,在40年代發表〈台灣演劇改革論〉曾說到:「小劇場建立運動,係針對商業主義的演劇與貴族主義劇場組織的一種革命。」他提出十三點小劇場的特徵,等於以上各家的綜合整理:容易搬演、文藝研究者的實驗室、非以營利為目的,並將預約購票視為革除傳統看戲嗑瓜子聊天的進步制度。

不過呂訴上本人並沒有真正實踐這套理論,他的劇本創作從戰前皇民劇到戰後反共抗俄劇,全都迎合當時的主流價值與政治正確。

1960年代,獲獎學金到耶魯戲劇所進修回國的李曼瑰,提出了一個「小劇場運動」,並以她的人脈得到黨政軍系統、公務部門,和大專院校教育系統的支持。但這一場由上而下的「運動」,一時看似轟轟烈烈,運動完後就船過水無痕。

現在我們所稱的「小劇場運動」其實是指80年代以後,從蘭陵劇坊和實驗劇展以降的新形態戲劇。70年代末在耕莘文教院,以在美國參加過喇媽媽劇團活動的吳靜吉為師,指導著一群無劇場背景的年輕人包括金士傑、李國修、卓明等,嘗試以擺脫劇本、集體創作、純以肢體表現概念的方式探索現代戲劇。1980年他們成立蘭陵劇坊並推出《荷珠新配》參加第一屆實驗劇展,在票房和口碑獲得雙重成功,被視為台灣小劇場的運動的開鑼宣告。像鍾明德教授1999年出版的《台灣小劇場運動史1980-1989》就是採取這種定義。但他此書僅定義的「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前十年,之後再無續論。

其實80年代小劇場運動初始時,延續姚一葦教授<一個實驗劇場的誕生>的定義,稱做「實驗劇」。1984之後以大學生為主,紛紛以公寓客廳為排練室,小劇團如雨後春筍出現,被馬森一律逕呼為小劇場,這字眼也越來越常出現於報章媒體,慢慢就叫開了。

總而言之,小劇場和搖滾、RAP、R&B、MTV……,一樣都是西潮東漸的產物。鐘明德教授前述書第十二頁處,做了一個大小劇場在指涉和意涵上的對照表,小劇場包括以下這些別名:實驗劇場(experimental)、前衛劇場(avent-garde)、另一種劇場(alternative,也稱另類)、藝術劇場(art)、邊陲劇場(fringe,也稱藝穗)、激進劇場(radical)。

2008年出版劇場事特刊《劇場關鍵字》裡「小劇場運動」的詞條(p.21),鍾明德以1985為分界,將台灣小劇場運動分為兩代,第一代實驗劇--折衷傳統和現代、本土和外國勢力的交錯影響;與第二代前衛劇--「以劇場的物質性語言取代了以對白為主的話劇語言,以反敘事結構替置了情節、角色,以真實環境取代鏡框式舞台,以及,以『行動代替行動的模仿』」將此美學特色,勾結上政治意義上的顛覆、反體制等,在解嚴當時達到了「美學與政治齊飛」的高議題性。鍾明德將之解釋為:「小劇場運動可說是當代中西文化交流或跨文化主義中一個相當成功的『台灣經驗』」。

今年甫出版《身體論》的評論家王墨林聲稱下一本著作為《台灣小劇場史》,屆時會出現甚麼詮釋和定位觀點,猶未可知。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