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同年齡層的演員扮演一家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哥哥、妹妹,在演員相當一致偏年輕的小劇場圈頗令人耳目一新。角色設計貼近演員特質而栩栩如生,尤其一家人忙寫訃文,奶奶卻還魂加入的荒謬,令人叫絕。「據說」個性傳統保守而表現很「放得開」的奶奶,把人生如戲、戲如遊玩的味道詮釋出來。現在式、過去式,及訃文虛構的超現實式,同時交在一個客廳空間,附加一個擴音器放送台和虛構的閣樓,空間集中,節奏流暢,表演生動,除了罐頭音效恕我不能同意以外,相當成功詮釋出「以『笑』來對抗死亡的『哀傷』」的味道,導演應該被記上一筆。
下半場整個翻轉,原本象徵家庭的客廳空間被夷平、摧毀,所有的角色換了服裝成為互不相識的陌生人:軍人、記者、難民,殖民者、被殖民者。彷彿是同一時空的未來式,又或在另一個星球上的平行時空,只是這些外星人奇異地講著鄉土台語。黑盒劇場無法成功呈現的科幻或未來質感,以噴煙氣掩飾;更尷尬的是劇情「崩解」得太厲害,以至於看不出與上半場的連結。若從中場休息對半切開,看成兩部戲亦無不可,猶如昔時的二輪戲院一張票看兩部片,上半場為帶黑色幽默的鄉土喜劇片,下半場是抽象而冷漠的科幻動作片。節目單上有解釋文學獎評審的解讀:「上半場是家庭的崩解,下半場是地球的崩解」,但整體來說符號性過重,象徵為指涉而存在,觀看過程成為冗慢蕪長的無聊解謎。這樣的戲劇結構若不是驚世創意,就是舞台上不可能的任務,而從演出結果看來目前還是不可能的任務。
奶奶的口頭禪:「夭壽喔~阿彌陀佛」原本哄小孩的誑語,結尾變成荒謬時代唯一奏效安慰人心的古老咒語,以此貫穿上下場。若說上半場在以笑抵抗悲傷,那麼下半場便是在發洩巨大無邊的恐懼──而恐懼所由已被編成一道古怪的謎語,比伏地魔還不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