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2

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劄記1

第二十五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的澳門藝術節,以「脈動」[1]為主題,201452日開幕,歷時超過一個月,共三十多項不同類別的表演節目及展覽。官方介紹寫道:「為澳門市民及遊客注入豐富藝術活力及開拓國際視野」,其中「遊客」二字並非虛言,這個面積不到30平方公里的城市(相當台北市一個行政區面積),每年遊客有三、四千萬[2],其中約有一半來自中國大陸[3](反觀全台灣每年遊客人次還不到一千萬)。最重要的劇院「澳門文化中心」也效法附近林立的「娛樂場」,門口設巴士站,每天晚上停泊接駁巴士,接送從文化中心返關閘----大陸到澳門的陸路出入境口,和港澳碼頭----香港到澳門的水路出入境口----的觀眾;而非外國觀光客到澳門必經的氹仔機場。

一、戲劇、舞蹈、戲曲、兒童劇

澳門當代表演藝術發展是年輕的,專業表演團隊並不多,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忽略本土製作。卅一項兩百多場的展演活動中,一半以上比例提供給本土藝術家/團體[4];包括成軍年齡相當年輕的「小城實驗劇團」改編美國劇作家Bruce Norris原著Clybourne Park的《威尼斯人想買樓》;土生土語話劇團的《冇瓦遮頭》--土生土語指澳門土生葡人使用的語言,以葡萄牙語為本位,混合了馬來語、西班牙語、果亞語及英語字詞和文法。 題材都緊扣澳門社會現狀。

現代舞蹈的專業團隊更少,因此藝術節媒合國外舞蹈家,採取跨地合作的方式推出新製作。如香港資深編舞家梅卓燕、北京舞者邢亮與澳門南音師傅區均祥,帶領澳門舞者創作的《詠舞南音》。還有從2010年即展開交流,由波蘭的雅采克.路明斯基教授(Prof. Jacek Luminski)擔任總指導,澳門三位青年舞蹈工作者黃筱淇、劉楚華及鄧詠華聯合創作的舞作《MOP正好是澳元的縮寫。另澳葡合作的《重生》,透過葡萄牙特有的樂種「法多」(Fado),展開「自我追尋」主題。

為了面面俱到關照不同觀眾群的需求,有全本粵劇《白蛇傳》、《香銷十二美人樓》、《李清照新傳》在傳統社區的永樂劇院演出,前二皆以粵劇本地人才財主。來自日本、阿根廷、法國的手語劇、物件劇、小丑默劇等,沒有語言的隔閡,均被籠統地歸納入兒童戲劇類。足跡劇團的《石頭雨·海之歌》則是有粵語台詞的澳門本地兒童劇。


[1] 官網介紹文摘節:今屆澳門藝術節以「脈動」為主題,喻意藝術為生活帶來延綿不斷的動力,滋養我們的情感,激發創意,帶來生生不息的靈感,同時展現澳門藝術節躍動向前的强大生命力。
[3]澳門旅遊業網站旅客入境數目統計20144260多萬旅客,中國佔170多萬。http://industry.macautourism.gov.mo/cn/Statistics_and_Studies/list_statistics.php?id=29&page_id=10

[4]吳思鋒預覽文:步行看戲 整座城市都是我的藝術節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