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出時間:12月7(五)~12/16(日)
演出地點: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一進戲劇廳,嗅到《如夢之夢》的味道。比起國家戲劇院,這座位於關渡山丘上的中型劇場,側包廂如樓台,中間可以挖成池的舞台,才是為賴聲川《如夢之夢》量身打造的劇場。

演員多,這也是學製的特色。我胡猜亂想碧娜.鮑許要不是兼任福克旺學院舞蹈系系主任多年,說不定不編那麼多舞者在場上飛奔的舞。
學生製作:大四主修導演的胡仰華,導演改編王友輝的《青春謝幕》,請到知名的劇場音樂創作人陳建騏助陣。劇情關於一個過氣女星為挽回青春與魔鬼交易的故事。添加原劇本沒有的歌舞場面和影像投影。不知為什麼讓我想到星光大道之類的節目。

研究所學生陳仕瑛則選擇德國劇作家畢希納的《沃伊采克》(Woyzeck)來挑戰。被現實壓迫的邊緣人的故事。十九世紀表現主義對飽食影音多媒體的二十一世紀觀眾來說,相對「平實」,反形成另一層次的挑戰。
我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電影戲劇書裡看的故事比現實遇到的多,多很多。拿起劇本,不是想模仿真實人生,就是想模仿某位大師;然而二者皆是從書裡看來的。追求藝術或美的心是很認真,但是甚麼形塑我們對藝術或美的概念呢?我們是在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還是發出模仿的聲音呢?隔好一段距離才能看得清楚。
因此我只簡單地想問:最近感動自己的是甚麼?又是為何而感動自己?
據我所知,很多看戲成精的人只要聽五分鐘台詞,就可以決定他們要不要留下來。學院的表演腔調,常常過不了這關。
但也頗可惜的啦,因為其中注入很多心思的地方,僅因為如浮剪般的談吐或動作,還沒到重點,觀眾就像變心的情人,回不了頭。
詩是美的,我們平常說話都不美。如果有人要像詩人一樣點菜罵人,我們只能說那是人家「理想化」,不能說人家「假」,對不對?極力描摹理想中的美並不是罪過。
只是說服力弱。
我一直覺得《紅樓夢》裡成了道士和尚的賈雨村和甄士隱,加上風月寶鑑眾仙姑那段,才是曹雪芹的「神界」,他的結論;可感動人的全是賈府寧府痴男怨女蠢婦庸夫迷惘胡塗的「紅塵」的故事。用一百一十幾章回寫地,寫得歷歷在目,才說服得了人那兩、三章回,天的在望。
直接坐在天堂裡聽講、演戲,是多麼幸福的事啊,可我卻不想回去了。
演出部落格
相關網站
3 則留言:
我也好想知道自己現在是在天堂還是紅塵..
我也幻想過詩的點菜與罵人..
當你這樣幻想的時候
不是在天堂也差不多像在天堂了
當你只說$*&Y*(U)(*)_
罵遍世人的性器官
那你即使不是在地獄也離地獄不遠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