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9

凜冬將至


繼《都鐸王朝》、《幻世浮生》(Mildred Pierce)後,最近在看的HBO影集《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 Game of Thrones),改編自美國奇幻小說家喬治‧馬汀(George Martin)自1996年起出版的長篇小說系列。

史詩的磅礡氣勢,不是電視的強項,但篇幅拉長,人物個性有了更多描寫空間。現在我只看到第二集,聽說主角會死而配角崛起,就像人生命運無常,歷史焦點隨時轉移;並且也沒也正邪對立或邪不勝正的「定律」,與其說是奇幻小說,更像一篇中世紀史詩。到現在還沒有完結篇,作者十五年來,三年出一本,五年出一本,從乏人問津,慢慢變成暢銷小說,目前才寫到第五集。第三集《刀風劍雨》(A Storm of Swords)2000年出版時,和《哈利波特與火盃的考驗》一起入圍雨果獎,結果刀劍敗下陣來。不過,作者落榜經驗老到,早在1976 年便與朋友籌辦「雨果獎輸家俱樂部」,專放讓沒得獎的作家/畫家及其親友參加,好不豁達。如今他早已獲獎無數。四十年寫作生涯,馬汀寫過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和影視劇本,獨立創作也與人合作,類型橫跨科幻、奇幻、恐怖和歷史小說,當過電視影集的編劇和製作人,主編過各種小說集。

搜網一圈發現網友寫得太好了,我實在無須增添任何感想或評論了。僅此誌記連結。




HBO影集《冰與火之歌》1~4集大綱
coco第一集劇評
coco第二集劇評
南方人物周刊報導

“冰火”正因不刻意劃清黑與白、沒有絕對的善和惡,才有了強烈的史詩感。它著重的不是塑造一個或一群英雄,而是在群雄逐鹿的故事中,讓英雄破繭而出、慢慢成長,尋找英雄的過程,觀眾是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的。

原著小說首集《權力遊戲》中文版導讀「冰與火之歌」的主要靈感來源是英國的薔薇戰爭和歷史小說家司各特的《薩克遜英雄傳》。馬汀嗜讀歷史,也愛看歷史小說,但總覺得歷史人物的下場讀者早就知道,很難帶來驚喜。綜合上述因素,一部帶有強烈歷史感的奇幻小說似乎是最理想的組合。......馬汀徹底推翻了善惡對立的鐵則,把現實世界的險惡和模糊的道德分界帶進幻想世界。小說中人物眾多,派系、家族林立且各懷鬼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準則。此外,「冰與火」裡的好人未必有好報,壞人很可能逍遙法外,四部小說寫下來,主角群可真是傷痕累累,有的英年早逝,有的肉體或心靈傷殘,活著的下場未必就比死了的好,讓讀者自始至終「提心吊膽」,這也是全新的閱讀體驗。
書評
博客來書摘

影集網路討論社群



2011/08/20

[演前預報]台北藝術節《風云》


看排時間:2011/08/19 (五)
演出時間:2011/09/02 (五) 19:30 、09/03(六) 19:30
演出地點:中山堂中正廳
演出:舞蹈空間X台北市立國樂團
售票資訊:台北藝術節


今年台北藝術節票價比去年親切許多,節目內容也顯得平易近人,並不「前衛艱澀」。國外節目向來是戲迷搶票重點,不過國內節目其實也是萬中之選;還可以讓每週小編在台北排練場一究竟,為觀眾做個預報。

只要看過舞蹈空間《東風》系列的舞迷,對楊銘隆老師結合京劇與現代舞的創新編舞技巧,想必絕不陌生。話說2009年《東風》系列的<偶術重現>在比利時、荷蘭、西西里島作歐洲巡迴時受Anmaro經紀公司青睞,邀約新作。經過一年多的籌備,2011年終於《風云》再起,9月3日晚演完後,立刻束裝往荷蘭,9月5日在阿姆斯特丹的熱帶劇院(Tropentheatre)大廳演出。

這是舞空首度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合作,由三位資深國樂師在現場演奏。此外,以京劇《霸王別姬》的故事為梗,加上電影《蘿拉快跑》式的三種結局變奏,令小編不禁打開故事雷達,滿場搜尋霸王和虞姬的身影。不過,《風云》並非一部舞劇,不去對號入座,反而可以欣賞純粹舞蹈之美。七十分鐘的演出有一次中場休息,節奏俐落,畫面飽滿。

小編看排在首演前兩週,衣服和舞台還沒到。據說黃祖延設計的舞台走全白純淨風。林璟如設計的舞衣走虛實相間,實的是項羽、虞姬和戰士的具體形象,虛的是「心神」、「魂靈」的無形體相。編舞楊銘隆用三公尺長的大旗,和四條六公尺長的布幅,空間中做畫,氣勢十足。

第一段虞姬在古琴曲《廣陵散》中出場,娉婷腰線挺直,手足嫵媚反勾,現代舞動作出乎意外地與中國古樂曲協調融洽。第二段古琴曲《酒狂》中雙人舞,隱約可見霸王虞姬的身影。第三段《十面埋伏》群舞,呈現戰場箭在弦上的緊張。男女舞者比例相近,可剛可柔。《二胡狂想曲》是資深舞者鄭伊雯的獨舞,動作纏繞延續。接著加入曾毓忠作曲的電子音樂加入,三公尺的大旗掃過,帶走戰死的亡魂。

布幅展開的線條和體量,是《風云》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上半場有一場舞者手上甩水袖,腳上套著水袖似的長布幅。大旗掃過舞台,直接捲走表演者。下半場四道長布,兩紅兩白,可以在舞者手上伸縮、甩在地上變成滑步道、在空中飛揚切割空間、綑綁舞者,最後放射交疊如花,盛起一名女舞者----暗示虞姬突破重圍逃出戰場,也逃出傳統女性的命運----編舞家如是說。

楊銘隆說東方舞蹈的符號雖是他編這舞作的主要靈感,但傳統樂器的音樂特質也給他許多靈感。譬如古琴的撥弦,使他發展一些力道不大卻很「脆」的身體質感動作,並讓虞姬的身體如絲弦回應輕攏慢撚的波盪。而琵琶華麗的掃指奏法,他就運用較多男舞者,表現其澎湃強烈。至於二胡拉弦的音色,反映到動作上則顯得纏綿延續。

因為《風云》畢竟不是舞劇,所以小編仍補問一下銘隆老師三個結局。編舞家談起項羽和虞姬的個性,完全不輸戲劇家做角色分析的深入仔細。他認為項羽雖是英雄,但面對戰敗,外表像硬漢一樣撐著,可是內在黯然於大勢已去其實已經垮了。他分析虞姬時認為她有一種柔性的剛烈,因為不夠剛烈的人不可能像她從容就義。但他卻給了霸王別姬另外兩種結局,使這個故事在不得不然的悲壯之外,添增了一點機遇之歌的瀟灑。

這支舞從2009年底荷蘭策展人提出邀約,2010年起對方多次來台灣洽商,舞空亦敲定與北市國合作,2011年開始發展、排練,算來這部作品前後經過近兩年時間策畫。阿姆斯特丹的熱帶中心(Tropen Intitut)是一個含兩個劇院、一個圖書館、一個博物館的藝術中心,其博物館收藏以熱帶地區的文物為主。今年秋冬策畫「Taipei Today」一系列表演和電影,包括國光、台原、1/2Q和楊德昌電影都受邀參加。由舞空《風云》打頭陣,預計9/5日在中心挑高十五公尺的大廳中庭演出。

Tropentheatre「Taipei Today」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