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7

最後一天上課

最後一天上課,學生說我欲言又止,但我覺得欲言又止的好像是他們。如果是為了怕讓我失望才希望我多說些甚麼,我想跟你們說:不會的,其實你們也讓我學習到很多。

譬如你們維妙維肖地形容「台」味:穿拖鞋、嚼檳榔、翹二郎腿騎機車,用三根指頭催油門,機車頭裝音響,後面擋泥板上是蔡依林……。雖然我虧你們只會說外表,但開始在想:「台」的背後是甚麼心理?這類行徑或形象為何讓我們感覺親切可愛?

還有你們說周星馳的電影比劇場好看,我雖然搖頭:這怎麼比較嘛!但我回去繼續在想:周星馳跟劇場難道完全沒有關係?有人說跟人有關的就跟劇場有關,還有人說跟空間有關的就跟劇場有關,所以,世上有甚麼跟劇場沒關的呢?

看完《漢字寓言》的錄影,我請同學就一個字表現自己這一周的心情,一位同學帶了吉他到教室,找幾個換帖圍聚哼哼唱唱,表現他的「悶」;雖然不太能算是劇場語言,但我發現這儀式對原住民的意義跟劇場彷彿:可以抒發情緒可以觀省自己可以洗滌心靈可以療傷止痛。

我有個口頭禪:你覺得怎樣?也許是記者的職業習慣使然,還有跟愛戲的朋友們打開話匣子,也常互相問:你覺得某部戲怎樣?排戲的時候我更積極問演員:你對今天狀況覺得怎麼樣?

直到有個新朋友告訴我,我簡直拿發問當武器一樣,對他展開一輪又一論的發問攻擊......怎麼會?但慢慢我就理解了。正如一位同學的「告白」:當我們毫無瞭解的時候,老師問我們覺得怎樣,我覺得好恐怖,因為甚麼都說不上來。

原是要促進思考,但是對完全不瞭解的東西思考,不可能:對一知半解的東西發表意見,不成熟。思考是很珍貴的東西,要有充分的證據,單純的用心,謙虛不帶偏見的胸懷。思考是不應該被濫用的辭彙,不可以隨便要求人思考,弄不好是在鼓勵半調子的思考啊。我覺得,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覺得我不只是在教「劇場史」是甚麼,更想請同學們一起思考:劇場如何跟你們的生活發生關係?

是我太急了?也許,方法可以改善,也許,也許時機未到,也許。記得我當學生時,所有專業科目就屬戲劇史最讓沒勁,卻又非修不可。可是許多年後,當我重溫戲劇和劇場史,我發現我不斷讀到我以前沒看出來的東西,經典就是經得起一讀再讀,我邊讀邊忍不住設想我要是八卦記者穿梭歷史追根究底,我會報出甚麼樣料、而為何八卦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消費資訊的方式……,但我忘了這是因為我等於與舊識相逢,可對你們來說卻全然陌生的一門知識。

也有可能,劇場真的不能跟你們的生活發生關係,不過至少我試過了。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來,要的是甚麼,所以不管結果如何,都不算浪費,沒有一和。如果你們有對戲劇課其實也有期待也有想像,而你們沒有說出來,那才真的是很可惜的事。因為我多麼希望你們能和我愛上同樣的東西啊。

很想跟你們說:請撥開朦朧的迷霧,誠實面對自己想要的,趁青春,勇往直前,只有一次的人生,不要讓自己後悔。就像當我聽你們說將來想要有錢,卻又對如何有錢法說得含含糊糊吞吞吐吐時,我真有點替你們著急:這不是在討論錢的價值,而是希望你們對自己的想要能有更堅實的心理、更負責的態度。

最後一堂課,我不點名。劇場課上得好不好,並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你們將來每個人都有個不後悔的人生。

下課。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無以應對

Naiwen君
妳好

甫寫完了[引文]的姿態
反省自己在史學史的方面下了什麼樣的功夫之時

謝謝遇見了貴大令尊寶傑作

劇場使 Keyword

方才的書寫讓佚凡回到感受[現場]的當下
請恕佚凡之淺陋 去年方才知悉[環形劇場]

現在論及[應對]及[劇場史]

[劇場史]的整理 劇場內 或場外?

當然[場內]、[場外]其實是個偽問題
佚凡詞窮不知該如何提問不過的確是想如此請教

之於[對應]以及[劇場史]的策劃

我們整理的會議紀錄會不會早就是潤飾的?

而關於[劇場史]或[戲劇史]的提問
雖然好像有點大且是不負責任的提問@@
不過還請N君賜教

謝謝
這是當時對[現場]的些許鄙陋之暇想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ewrittenmyself/3/1301945069/20080117141246/
謝謝
祝好

佚凡

匿名 提到...


對了

N君
您好

請原諒佚凡發表完謬論之後
才拜讀軍之著作相關其中好像有[跨界]者

嗯 每個人不同的途徑當然有終點標示的地圖皆不同

佚凡其實是反對著[跨界]此一術語的
請原諒

不是找麻煩的姿態@@
而是當真想要請教

若有冒犯 還請原諒

祝好
佚凡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