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5
《孩子 / L'Enfant》首演
看那麼大個兒的尚德竟為了一套主婦裙裝樂成那樣,我笑了。(同時自忖身為女人的我是否太不知珍惜......)
看那麼大個兒的尚德蜷縮在桌上像枚小孩似的,我心痛了。
雖然不是完美的表演,但我紅了眼眶,小琦紅了眼眶,小寶紅了眼眶,認識不認識的人都低著頭走出場。不是煽情的戲,有些地方輕輕帶過,還有很多尚德特有的幽默感,但看完以後會覺得心底無由沉著一塊鉛。
去年尚德正喪志時,我趁虛而入找他演戲,而後驚呼:尚德你一定要再演戲不可!尚德也很幹勁回說想演小蜜蜂、想演韓波、想演朋友的事……,結果他交出的作品全不是這些,他說如果他以後不再演戲,那他至少要演這個。
他自己的故事。
尚德很謙虛地請我做他的鏡子,幫他看,但畢竟這是尚德內心世界的裸裎,我在外面說怎樣好看或不好看,其實都只關乎表面,我的工作只是幫他照看一下表面。
首演這一天我更深深體會到:我能幫尚德的遠不及我做戲時他幫我的。尚德的孤獨我到底有沒有幫他分擔一點兒走?我想我沒有。
尚德擅長的都是我不擅長的,譬如身體,譬如坦率,譬如濕潤的感性,譬如以生命為燃料做劇場。
我永遠做不到他的勇敢。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說過,我的戲裡從不包含我的生活,或者說我文字給人的感覺跟本人很兩回事,我還洋洋得意,以為我可以在文字中活出第二種我、第三種我……也許是更好的自我。
我很難跟初次見面的人不打哈哈。
我寫不出這麼好的文宣。朋友總是說:拜託,你可以把你的戲講得好看一點兒嗎?我不能,我說,來看就好了嘛。不知悔改。
尚德的戲一直有種不確定性,那是因為他太貼近自己的身心,人的身心狀態是流動的,不可能固定不變化。我每次看排都有種按reset鍵的感覺,如果從首演起我每天看,也可能每天看出不一樣的心得吧。尚德總是都用超可愛的態度向我討筆記:快!快告訴我怎麼樣!「你要我說長版還短版?」「長!」,害我虛榮心大作,這是他的窩心和溫暖。
SOHO族做久了,漸漸養成一種壞習慣,那就是只按照自己的節奏做事,很難屈就別人的。在劇場中我慢慢重新想起那種大家齊心協力做好一件事的感覺,要信任別人是可以幫你的,也要隨時感受周圍人所塑造出來的那種協調性。
其實參與其中我收穫的比我付出的還多。
最初的出發點是要讓尚德的戲在不相干的人面前,也要呈顯出「好看」;但到最後,我覺得這齣戲根本不是好看不好看所能衡量。
附註:照片是在學校咖啡館座談我拍道具水晶幫浦後的尚德。精彩排練照片可以看小劉的看排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
-
原本是打算作為演出手冊裡的文章,後來不想印手冊了(專心修劇本),所以先擱這裡。 ■外國篇 「小劇場」在地球上誕生,一般公認1887年法國人安端(Andre Antoine)在巴黎組織自由劇團(Theatre Libre)是起點。自由劇團的目標在對抗當時主流的商業劇型—主題圍繞著「...
-
《神話學》是羅蘭•巴特1952年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後,連續兩年,每月一篇以法國時事為主題的感言發表於新文藝雜誌上的文章集結成的一本書。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流行神話」,即為他以符號學眼光,對當時法國諸流行人事物,解構其中隱而不顯的意涵的散篇集結。第二部「現代神話」是一篇專論...
1 則留言:
無論如何...
尚德都是很棒的...
當尚德的口中出現尚德時候...
我的心...
揪在一起...
那是多麼多麼來自內心的吶喊..
我好想幫尚德做舞台設計...
給你盡情發揮的場域...
給你說更多的故事...
你的...
我的....
別人的....
期待著.....
我們都一起加油吧...
乃文..
新戲有我幫的上的要叫我喔...^^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