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2

《妹妹與喵:日記不交換》薛西序


洞悉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性
作者:薛西(花蓮地下藝文聯盟)
摘自:《妹妹與喵:日記不交換》(秀威資訊出版)
圖源:廖小瞇


我以為,敏感的(各樣領域的)寫作者總會在某一看似平凡、細微之時刻洞悉「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性」,而對於性喜探究事物的核心的寫作者,下一個任務便是將它書寫出來,自我療癒或以警世人。

《妹妹與喵》通過兩名初邁社會的單身女子兼室友,相反性格的摹寫,從同室的細小相處中鑿掘相處的碩大道理,它的難處在於,如何憑藉稀鬆平常的對白堆疊為一潤厚的辯證。最精心的,是喵遇到不想回答的問題即以「喵」回應,我可以想像舞台上每當這個字出現時的效(笑)果,既含可愛的姿態亦貼近喵質疑一般價值觀的性格,以及連帶著一組關鍵詞:逃逸。

喵選擇自固定職業、人際互動逃逸,因為同住一房,她的存在一再破壞妹妹本已建構的空間、時間觀;因為同住一房,遂變成集體社會的縮影,人不可能單獨存在,交往關係是生活之必需。然而,妹妹的井然有序,就能算「面對」嗎?自然也不是。像是喵與妹妹的母親電話交談的一段,以及喵的男友阿狗現身後引發的衝擊效應,皆明示了妹妹逃逸、沉默的一面。

另一個恐怕我們無法忽略的關鍵詞是交換。名片是一種交換,做每一個決定從來都不簡單,裡面充滿複雜的人際景觀計算。交換是關係的建立,關係是地位建立的必要之惡,環環相扣,難以分割。劇作家明白指出這一點,看穿人們的正面全裸(包括她自己的?),拿她的洞見交換讀者的直視,幸好在戲劇裡的交換基本上無傷大雅,理想時還有擊敲警鐘的作用,要冷要熱端看讀者體質。

然而,最終人們渴望逃逸的其實不是生活,而是生活裡面煩人的細瑣、虛偽的空洞的局部場景,偏偏它們又是如此巨大,如霧籠罩。人們深處期盼交換的或許無關名利,而是日常裡面難得的簡單、安靜的實在的素樸時刻,即使它們一再這樣漂離,難以企及。

1 則留言:

naiwen 提到...

薛西
我會替你留一本
謝謝你幫我寫序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