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8
學院迷思
曾經,我排斥學院派的標籤,甚至巴不得隱藏學歷。然而離開學校十幾年後,我又回到校園,並且發現我對學院的想像其實有許多不盡正確。
比方說,我以為在象牙塔裡可以隨心所欲鑽研一切不合時宜的東西。殊不知學院裡也講究甚麼理論落伍了、甚麼觀點正時興、甚麼研究領域冷門、甚麼領域有大好發展……。你可以因為改變位置而置身不同風景,但無論如何你在哪裡,都不可能掩耳閉目,不在乎周圍人談甚麼、做甚麼、愛甚麼,甚麼東西會讓人間眼睛發光發亮……。就算進象牙塔你還是社會動物。
又比方說,我以為進了學校就可以無所謂地讀書,完全拋開功利考量。後來我發現,正因為書卷浩繁,你反而更必須有方向性地閱讀;為了期限內完成論文,你必須儘快開出書單,有意識地搜尋可用的知識。換句話說,你的閱讀變得非常有目的性。漫遊式的閱讀,仍然只是消遣。
一度我以為非先博覽群書才可能自己的立論。教授笑我:「五年過去後,你才打算動手寫第一篇論文?」所以你勉強自己交大綱,邊寫邊讀,隨時補充資料,說不定到時候結論全部推翻。像人生大部分事情一樣,你永遠覺得你並沒完全準備好,你必須習慣在犯錯中學習,有時候過得去,有時候很狼狽,說不定最後你發現一無所獲,你為自己訂錯目標了....。學術研究並不為什麼做準備,它就是它自己。
有一天,從圖書館出來驀然看見戶外條凳上的一片落葉,很好看,可沒人瞧見;一仰頭,美術學院屋頂上獨自坐著無頭雕像,映著湛藍天空,兀自逍遙。很簡單第,我快樂了,想起我為什麼要進校園裡來。當你埋頭盯著目標,一步也不浪費地走時,你不會發現季節在腳邊留下記號。而當你知道世界不會因為你休息而打烊時,其實也不必憤憤不平。所有知識都只是真實的佐證,而不是真實本身。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
-
原本是打算作為演出手冊裡的文章,後來不想印手冊了(專心修劇本),所以先擱這裡。 ■外國篇 「小劇場」在地球上誕生,一般公認1887年法國人安端(Andre Antoine)在巴黎組織自由劇團(Theatre Libre)是起點。自由劇團的目標在對抗當時主流的商業劇型—主題圍繞著「...
-
《神話學》是羅蘭•巴特1952年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後,連續兩年,每月一篇以法國時事為主題的感言發表於新文藝雜誌上的文章集結成的一本書。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流行神話」,即為他以符號學眼光,對當時法國諸流行人事物,解構其中隱而不顯的意涵的散篇集結。第二部「現代神話」是一篇專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