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6

小劇場拉長戰線,重演加演不斷?

劇場表演的成本高,一次性消耗的問題漸漸浮上檯面。以往只有大劇場加演巡迴。如今小型表演製作的重演、加演,越來越多,慢慢有蔚為風潮的態勢,使好戲加演不再是大劇場的專利。

小劇場的特色除了規模小,另外就是內容的實驗性和創意性高,是劇場藝術生態不可或缺的一塊。可是這門創意成本高、觀眾少的藝術,如何能夠在「將本求利」的世界中生存?而增加場次、拉長戰線,果然是小劇場發展的必然出路嗎?筆者從走訪小劇場工作者,從創作者、製作者,以及對觀眾最敏感的場館經營者,不同角度來觀察小劇場拉長戰線的探索結果。

創作:「讓越來越多人看見」

按照過去的常態:台灣小劇場的製作規模¬--特別在台北--大約一周檔期,週五到週日,一共四到五場演出,一百上下的座位數,也就是說每一次發表新作,即使大滿座也僅有四百名觀眾上下。這對嘔心瀝血花好幾個月籌備一齣戲的創作團隊來說,自然是難以滿足的。加演,是創作者的夢想。

年輕的「曉劇場」編導鍾伯淵說,有時作品就像鏡子一樣,由觀眾鏡照出不同的角度,例如曉劇場的《十歲》曾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上海下河迷倉、台東劇場、台南安平樹屋等不同城市和場地演出;台北觀眾看到的式母子親情,上海觀眾看到的卻是國仇家恨,台東觀眾閱讀到家庭,而在台南也許因半戶外劇場空間的關係,引發的是天地人的生命觀照。如此說來,帶作品巡迴竟是年輕創作者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經由不同地方的觀眾回饋,或許會逐漸化作創作者未來創作的養分。

「莎士比亞妹妹劇團」導演廖俊逞也說加演是讓實驗性表演的技術更熟練、想法更完整的機會,也讓創作者得以休息、醞釀、反芻,不必每年都必須拿出新的作品,全部重來一遍。

他認為比起大劇場提供給觀眾娛樂、明星品牌、有保障的東西,操作方向非常清楚;小劇場的觀眾反而是難以操作的,他們是一群挑剔的觀眾,挑戲的品質、戲的風格、戲的美學、演員表演方法……。隨著表演節目越來越多,觀眾越來越精挑戲才看。因此小劇場重演,對他來說絕對是節目品質的一種指標。

廖俊逞的小劇場走「精品」路線。他近年執導的《給普拉斯》、《最美的時刻》(無獨有偶),幾乎都是單名頂尖演員獨挑大樑,加上到位的技術和創意執行,構成品質保證。每部經費都從百萬起跳,直逼中型劇團的水準。廖俊逞說現在小劇場的專業模式和雛型都已走出同儕模式,絕不因為規模小而變簡單。雖小劇場的外在環境還未達產業水準,可是內部人員的專業程度和薪資給付都已上看產業水準。

製作:向商業模式看齊?或另闢一片天地?

「曉劇場」的製作經理謝孟融「務實」指出:小劇場的重演、加演,未必依定能降低成本、增加獲利。第一,跟表演團隊的行政規模有關,第二跟作品本身的技術條件有關。比方說你是個人創作者,每次演出都新敲檔期「糾」一群人來完成,既無常設組織也無倉儲空間,那麼每一次演出除了看不見的創意,其他所有有形成本幾乎是一樣的。

此外,因應不同場地的技術問題,也使得巡迴成本難以調降。這時身為製作人的他,就會考慮作品本身的形式特質是否適合巡迴。表面上是戲越好加演越多,但其實涉及該作品對移動的適然性。這便隱藏一種危險:如果劇團以巡迴重演為導向,創作者「被訓練」成自動選擇舞台條件不太複雜、演員人數少、無特定空間性的方向做創作。這對創作的多元化的發展,未必是件好事。

目前公部門舊作重製的補助空間比新作來說遠遠偏低。出國巡迴依照慣例也只補助「差旅費」,對於重新排練、道具重做、人事開銷、宣傳等重製必要的開銷,通常劇團必須自行籌措。又若果真要進入國際藝術市場,所牽涉的行政、翻譯、行銷,乃至於法律顧問費用等,豈是中小型劇團所能支付?於是在目前的市場機制之下,小劇場走出去,交流、開拓的意義,遠大於真正獲利的意義。

謝孟融說,如果以商業模式來思考劇場,本應該是以一個製作應有成本為多少,再回推應該演出多少場次才能回本,以如此規模進行行銷運作。然而,小劇場的市場有限,成本更低,創作人和製作人反倒要齊心合力,從「能籌到多少錢」去考量「做多少事」或者「做或不做甚麼」。就小劇場作品的重新製作來說,是要往「商業模式」去複製,或者產生另一種思惟和操作?頗值得深思。

市場:行銷決定一切?

國內動輒一千人個座位以上的豪華大劇院,否則就是容納不到百人的黑盒子小劇場的生態下,擁有兩百四十個座位的文山劇場,儼然成為國內需求若渴「中型劇場」的替代劇場,雖它還有某些空間設計上的缺陷。如「沙丁龐克」《在世界的房間》、「台原偶戲團」《淚痣圖》、「林文中舞團」《情歌》和「慢島劇團」《鼻子記》和《黑白過》,都藉著一年兩次的類藝術節演出,探測他們作品的「市場接受度」。

根據文山劇場林青萍觀察,經挑選的節目都有一定水準,品味也趨於中產階級,並不曲高和寡;然而票房上落差懸殊,差異取決於各劇團的行政組織力和行銷推票能力上。也就是說在節目爆多、資訊爆多的文化社會,「市場接受度」和「組織行銷力」必須互為刃背。

牯嶺街小劇場姚立群也觀察到類似情形。2008年以來每一年在牯嶺街演出的節目都可以參加網路票選,第一名會獲贈牯嶺街的一個檔期,前兩年脫穎而出的分別是「同黨劇團」《飛天行動》和「沙丁龐克」《五個小丑和一張椅子》。但這種比賽先決條件要叫好又叫座,對缺乏觀眾基本盤的團隊是不利的。

姚立群憂心市場機制會讓小劇場變無聊:「大劇場在男歡女愛,小劇場也在男歡女愛」,「如果小劇場的節目跟民國一百年或兩廳院二十周年的節目,本質一樣只是規模變小,那還有甚麼意思?」

我們發現在小劇場拉長戰線這條路上,商業體制思惟與藝術優先的思惟不時交錯、拉扯;正反映了此刻小劇場工作者的困境,猶如哈姆雷特在問生存或不存在,意義上的生存或實體上的生存,竟成無法一道和解的詰問。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