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

台、港、澳藝評人座談


時間:2009/04/15
地點:拍板視覺藝術團
出席: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莫兆忠,國際劇評人協會香港分會陳國慧,小西,每週看戲俱樂部林乃文,香港詩人黑盒劇場黃詠詩 

藝穗節有駐節駐節藝評人。大雨的晚上,台、港、澳門的藝評人齊聚一堂專題報告,地點在一個民間影像協會的地下室會址,頗具藝穗風情(fringe即邊緣、非主流)。

然而除了台灣來的我(謝謝薛西趕來助陣)以外,其他人(包括聽眾)都講廣東話,由小寧幫我翻譯,有個七、八成理解。主題訂的是小劇場的行銷個案討論,但藝評人皆自由發揮(又除了我之外)。澳門代表莫兆忠講澳門小劇場的發展歷史,兼及澳門藝評的開始、小劇場一詞在澳門的發軔,與表演場地對小劇場發展的影響。

香港藝評人陳國慧則從數據上觀察香港場地的分布、表演場次、表演團隊、表演型態。香港由於是城市型態的地區,場地對劇場發展來說很關鍵。台灣不能說沒有場地問題,但有城有鄉的先天環境,問題立足點就是不一樣。但她的爬梳整理顯出掌握數據是一個專業劇評家的知識配備之一。

另ㄧ資深劇評人小西談到香港小劇場發展到一個瓶頸時期,制約小劇場的是什麼?我已經多次聽聞八零年代陳炳釗的沙磚上對香港小劇場的重要性,又聽小西提到。他今年的華文戲劇節到台北,放著主辦單位安排好名牌大腕雲集的《歐蘭朵》不看,偏去師大地下劇場看陳梅毛的新作,追尋的就是小劇場精神。最後他的結論很感人:會讓小劇場滅亡的主因不在環境,而在人心。

香港新生代創作者黃詠詩好像在證明人心並未死,她去年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劇場《破地獄與白菊花》,3萬港幣製作費她說:「有多少錢做多少事」,題材別說討喜了,根本犯誨,過年前推出原只預定演3場,不料得到觀眾熱烈回響重演5次,共演了43場。我問今年會再演嗎?她說藝穗會的場地整修,無法演。她最近在寫小說。11月又有新創戲。

講座從晚上七點半開始(沒遲到的話)到中場休息已經九點多,我以為一喊休息就會走掉大半聽眾,沒想到一開場人都回來了。我問是否要改講台灣小劇場歷史和空間問題?聽眾有人說他們是衝著「行銷」來聽的,所以我還是拿出準備好的案例來介紹--去年底在牯嶺街小劇場首演的《漢字寓言》。作為場邊觀察而非操作行銷者,我偏重的是觀念和影響面是什麼。

不知是否受後現代「去中心化」影響太深,想想台灣的劇場現況很難用什麼一以貫之的方法敘述,而不會掛一漏萬。我不敢像小西那麼豁然說小劇場滅亡之類的話,不過我們這個時代確實失落了什麼重要的東西,但挽回有沒有意義還是問題……。

莫兆忠:如果不再是唯一
——從澳門文化中心十周年說起(澳門日報)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