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4
以表演認識城市
到澳門不只可以上賭場,澳門有古蹟,有歷史,還有藝術節。想到我即將從劇場去認識澳門這個城市以及這城市的人心、創意,不禁感到愉快非常。
澳門城市藝穗 2009 Macau Fringe由澳門民政總署主辦,今年承辦單位是「澳門音樂力量」。從1999年前澳門市政廳於首辦「澳門藝穗1999」(澳門於1999年回歸),已有十年歷史;與澳門藝術節、澳門國際音樂節並列為澳門三大藝術節慶之一。
不若澳門藝術節(今年第二十屆,歷史較久,由文化局主辦)邀請國外知名表演團體,在劇院、音樂廳等正規空間表演。藝穗節定位以本地年輕創作者為主,並以突破演出空間之「全城舞台」為理念,演出地點包括鬧市街巷、廣場、跨海大橋、公共汽車內、大廈天台、難民營、修道院、舊船塢、離島舊城區、山野幽谷等。
主辦單位發給我一張通行證,讓我可以看藝穗節裡面任何一個表演(真希望台灣我也有一張,期限為2009年到2100年),通行證後面貼心附有藝術節相關人士的連絡電話,宿舍電話,巴士號碼等資訊。
藝穗節也會重點邀請幾個國外團來演出。為了「族群和平」,中國,葡萄牙,的藝團是一定要有的。台灣的身聲劇場也應邀到2009 Macau Fringe演出。台港澳的戲劇發展無可避免一開始都倚重自國外學成的人才,偏向西方學院舞台劇的訓練方法與概念。像身聲這種在台灣土法練鋼了十一年的劇團,以表現原始動能與美感的儀式劇場,又是以廢墟和自然環境為創作起點的環境劇場,在CITY風澳門很令人耳目一新。
圖說1:開幕日民政總署主席譚偉文。
圖說2:我的看戲通行證。
圖說3:今年澳門藝穗節的logo,靈感來自兩隻擁抱的刺蝟。感謝模特兒Hope和柏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
-
原本是打算作為演出手冊裡的文章,後來不想印手冊了(專心修劇本),所以先擱這裡。 ■外國篇 「小劇場」在地球上誕生,一般公認1887年法國人安端(Andre Antoine)在巴黎組織自由劇團(Theatre Libre)是起點。自由劇團的目標在對抗當時主流的商業劇型—主題圍繞著「...
-
《神話學》是羅蘭•巴特1952年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後,連續兩年,每月一篇以法國時事為主題的感言發表於新文藝雜誌上的文章集結成的一本書。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流行神話」,即為他以符號學眼光,對當時法國諸流行人事物,解構其中隱而不顯的意涵的散篇集結。第二部「現代神話」是一篇專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