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6

台灣景氣低迷,劇團生存不下去?(下)


仔細數來,今天台灣受亞洲其他國家稱道的藝術創作環境的養成,多少有賴於1987年解嚴,社會禁錮鬆綁,也使人的心靈與創作力狂飆起來。今天成名的劇團多在解嚴前後成立,譬如「表演工作坊」(1984)、「屏風表演班」(1986年)、「優人神鼓」(前身「優劇場」)(1988)、果陀劇團(1988)等等。
圖:《浮浪貢開花》謝幕照,陳少維攝影,金枝演社提供

「金枝演社」尋找台灣社會底層的生命力
「金枝演社」算是趕上社會力解放的最後一波。「優劇場」出身的王榮裕,母親是歌仔戲名角謝月霞。原本不願走演藝之路的王榮裕,年屆而立還是辭去電腦公司的「正常工作」加入劇團。提起王榮裕,他的形象或許比他的名字令人更印象深刻,林懷民《流浪者之歌》裡,始終站在舞台一角,任由穀粒從空中灑在頭上,長達九十分鐘,雙手合什、閉眼默禱的僧人,那就是王榮裕。比起舞者,劇場演員更透徹「靜止的表演」。

王榮裕創立的「金枝演社」 以獨特的草根美學風格,融合現代劇場,展現有別於西方劇場的創作特質。經營十五年來,以 《台灣女俠白小蘭》、《可愛冤仇人》、《玉梅與天來》、《浮浪貢開花》等「胡撇仔」系列著稱,濃艷、野氣十足、不避中外雅俗華麗拼貼、喜感奔放,遂成為金枝的註冊商標。雖也嘗試如《群蝶》的前衛小劇場,或《山海經》環境劇場等嚴肅劇型,但金枝最常下鄉巡迴、最受稱道的還是「胡撇仔」戲。

「胡撇仔」是西方歌劇OPERA的閩南語轉音,源於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下,台灣民眾習慣的傳統戲曲如歌仔戲、客家戲、四平戲都必須經「改良」才能演出,因而產生一種戲曲與新劇、歌舞劇、西樂雜混一治的戲劇形式,特別能反映出臺灣民間的生命力與民俗美學。(圖:《浮浪貢開花》謝幕照,陳少維攝影,金枝演社提供)

劇團養人的深耕哲學
也許因為看傳統戲班長大的緣故,「金枝演社」 不同於台灣大部分的現代劇團,僅以演出檔期接案做短暫合夥的關係,金枝一開始就希望讓所有團員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進行長期訓練和培養默契,這就等於:要讓演員領薪水。

這種經營方式看似傳統,其實卻是讓表演藝術深植根基的唯一做法。不錯,台灣的創作環境有的是自由,有的是充滿天馬行空、光怪陸離創意的編導,但實踐這些創造性想法的是仍必須是硬功夫的演員,唯有兼具技巧、才華和個人魅力的演員,才能將概念和創意具體為雋永耐看的表演藝術。比金枝規模小、資源寡的小劇團「柳春春劇社」 從2005年起就不再推戲,專心一意在團員訓練上,與時下追求曝光、不追求功夫深的風尚悖道而行。

金枝從寥寥三、五個演員兼行政開始的小劇團,十五年團史有十一年獲評為文建會扶植優良團隊,到現在已算是行政、表演上都具有規模的中型團隊,年年都推出新創作。五年前金枝落腳於淡水北投子山坡上,好像當年雲門一樣,改建鐵皮屋當排練場,舊平房部份作為劇團辦公、演員留宿、吃飯的地方,休息時團員就和放養於山坡的狗和雞一起踏青散步。

有了劇團的磨練,從金枝走到螢光幕上的演員,很快成為演技派演員。其中謝月霞、吳朋奉、黃采潔都得到金鐘獎最佳男女主角、女配角。目前金枝有六名演員,五位行政和技術人員,加上場租,每月固定開銷四、五十萬。作為文建會重點扶植團隊,金枝今年收到的一百二十萬扶植款,三個月就用罄,其餘都必須由演出票房和民間募款來支撐。

企業支持的不穩定性

分析金枝的財務結構,三分之一來自官方各式補助,三分之一來自民間捐款,三分之一來自票房。王榮裕認為金枝是道地本土滋養出來的團隊,受到台灣民眾、官方、企業,整個社會的鼓勵和挹注,才有今天的成績。那麼今年夏天傳出的財務危機是怎麼開始的? 王榮裕豁達地說:「這是劇團成長必然產生的陣痛。」

金枝正慢慢要從小劇團轉型為中型職業團隊,但財源補給線仍是以往小劇團等級的,他覺得這次的危機,正是金枝要轉型所必然要面對的現實。

金枝現有一百八十名「椅友會」會員,都算金枝演社的小股東,一年會費加起來十八萬,算民眾小額捐款。另來自企業家的大宗捐款,如生產太陽能電池的茂迪企業,每年無條件捐贈金枝一百萬元。好樂迪華德電子則是以三年為期,每年贊助金枝五十萬元;華德電子的捐款去年底剛好到期。

無巧不巧地,茂迪董事長鄭福田於在今年三月過逝,上半年兩宗大捐款都沒進來,金枝原還樂觀地期盼今年八月起巡迴的《浮浪貢開花part1& part2》可以搏得票房長紅,如同去年《浮浪貢開花1》一樣。但也許受到大環境景氣蕭條,大家無心上劇院,六月時劇團製作人赫然發現票房開出不到三成。這齣戲如果票房如果沒五成以上,勢必演一場賠一場。但眼前更急迫的危機是:團員七月薪水發不出來了!

深耕不到即要求產能的文化環境

有人跟王榮裕獻計,比照企業不景氣的做法,譬如減薪、裁員等等;但王榮裕說金枝演員只有一般上班族的半薪水準,僅夠維持最低限的生活罷了,還能怎麼再減?這也是今天台灣劇場界留不住人才的原因。願意少一半的薪水,全身心奉獻給劇場,如果沒有絕對的熱情和理想,那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培養一個真正的好演員何其困難?

王榮裕說:「文化藝術是什麼?五年才有一個好作品,十年才出一個好人才,一百年有一個莎士比亞。」,可英國人說他們寧願失去十個印度,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這就是文化。

鍛鍊、排練、上台表演、誕生一部好戲,這套流程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是一條生產線。因為藝術是人才的事業,餵進一樣的東西,並不能要求一樣的產品。投資多少成本下去,限時定量回收多少產值,這一套產業理論用在藝術事業上也是行不通的。

但是,王榮裕板起面孔:「你能說這裡面沒有產業嗎?一部戲出來,不會被看到服裝嗎?不需要音樂創作嗎?其中沒有文學嗎?你要說這裡面蘊含強大商機也可以。」但台灣的文化環境恐怕是來不及深耕,就要求看見產業績效。雲門熬了三十五年,歷經台灣社會尋找自己的歷史過往,從手工業時代到後工業時代;我不知道,台灣還有沒有另一個三十五年,還有沒有耐心,讓已開發出來的藝術人才和文化事業,進入深耕、精煉的階段,有天達到世界一流的水準。

未來……

郎祖筠和王榮裕兩人,從劇場風格到經營方向,沒有一處雷同;但是我在他倆身上看到一個共同點:郎祖筠父母是京劇迷,她從小看戲長大,十七歲就立志學表演。王榮裕在歌仔戲班長大,他原叛逆不願克紹箕裘,卻在而立以後另闢現代劇團。看似偶然,但他們的戲劇啟蒙教育,比一般民眾確實要早得多了。

藝術事業是人心的事業,如果說今天社會養不起優質劇團,也只能說大概台灣人心還沒有這麼需要,還覺得只要太陽馬戲團或獅子王定期引進來看看就夠了。

王榮裕說了一句話:「要做牛不怕沒犁來拖」,這是現下台灣很多藝術工作者的心聲,不管環境好不好,他們還是要撐下去,撐過「文化治國」的口號、撐過「文創產業」的假象、撐過政客選舉時撒的口水、撐過大眾相信藝術才能讓人生美好的觀念革命。

人生起起落落,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一個事業甚或一家銀行,可以說停就停。但一個國家的文化,能能說停就停?而為這些付出最深、犧牲最多的不是官僚和政客;而是依然有夢的文化人。


《浮浪貢開花part2》演出訊息:2008 / 11/ 1-2 , 淡水 演藝廳(索票請洽02-26624664#124)
金枝演社

原載於《新新聞》雜誌1128期

延伸閱讀:
2008-09-23 中國時報 【何康國】本土藝文市場的崩解?




 

1 則留言:

Messenger 提到...

你文章提到的問題,現階段基本上無解。所有劇團都是如此,撐一天算一天。因此我不得不發想一些怪招奇招。

例如串聯國內藝文團體,一整年不申請補助,也不公演,觀察社會有何回應。

然後到了來年,所有藝文團體再以"沒有申請補助與公演的一年"作為主題構思創作,再分開映演或合作聯演,讓一整年的演出節目都圍繞這個主題。

如此一來,這便成為某種生態與現象。

這樣子前後整整鬧上兩年,應該可以激出些什麼或往這死水裡攪一點什麼吧。

這是我的奇想。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