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7
標本意識殘剩含量
第五屆《女節》之散見
時間:2012/05/11-2012/06/03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四年一次的「女節」辦到第五屆。十六年前,可能性別本身就是議題,或是特色;十六年後,除了創作者的身分標誌,「女」字背後是否還有其他意涵?某種特徵?是女節無法迴避的提問──雖然我也明白不設限也就充滿可能性的道理。本屆女節以「亞洲華人女性的鑽石舞台」為號召,我不了解「鑽石舞台」到底意味著哪一種優勢,也不知道女性觀點是否會因地域的擴展而多樣。可是看女節已變成我的習慣動作,整整四週,題材不拘,程度不一,我只寫下印象深刻的幾齣。
第一週禤思敏的《冇》,一女當關,全無語言,以詭異的假笑開場,內褲浸水液裡,假髮泡粉灰裡,緩緩走向盛滿福馬林的標本瓶,步步都令我心驚膽顫:豈非我們都成了標本而不自覺?全劇沒有炫目的表演動作,但漸漸滲透式的意象,形成滲透式的感染力,不「訴說」甚麼而整個包覆了我的感覺。今天最可怕的敵人,不是甚麼權威論述或顯赫壓迫,而是整個滲透、浸泡、包覆了我們的莫能名之的東西(You-Know-Who)。
第三週《乘坐過山車飛向未來》是大陸女詩人周瓚的作品。四個被粉筆描邊的人,從被形塑好的框框裡掙扎出走,一條線直走到觀眾面前,彷彿地上有條看不見的走道,在距離觀眾一公尺左右的地方,開始獨白。剪輯兩岸女詩人的詩作為文本,藉此打破了線性敘事結構和具象的表演形式(雖然演員說話的方式依稀仍有人物性格的成分),呈顯一種非理性的質感。比起同樣來自大陸的另一個女節作品《時間的代價》充滿「追姑娘」(台灣話叫泡馬子)的男性意識;或同時間在華山演出的另一部大陸小劇場《在變老之前遠去》裡「理想主義者」沉溺理想卻喃喃說不清理想,超級抽象的《乘》劇至少還保有一種自主的清醒。當工具理性完全滲透語言、動作、理想、生活方式、社會價值,或許只有詩的非理性節奏,還能釋放些許自由。
取材自松浦理瑛子小說、探索女同志情慾題材的《妳變了於是我》(原名《拇指P》),按理應該是最符合女節主題的作品可是不知為何,繁殖於拇指的血肉,變成了塑膠的性愛道具。亦步亦趨的瑣碎細節,再現的意味濃厚。同樣出自北藝大的《搞不好我們真的很像》也有優異的舞台設計,但美麗的物質掩蓋不了內容的鬆軟,不過從一個夢逃逸到另一個夢,本質並無改變。
這世界看似自由無限,其實越趨同一。無孔不入的全球化、資本化、大量生產而規格化世界,或許光是翻開型錄,穿戴衣服,開口說話,就把自己套進某種規格中,不自覺說著塑膠化的語言而自以為衷腸。
香港編導馮程程作品《誰殺了大象》,反思殖民政治,以大象比喻同質化世界的「異」類,很有荒謬劇的味道。在「管理至上」的治理哲學下,塑造出無數訓練有素的「被管理者」,是另一種規格化樣態。她特別細膩剖析殖民者常見的代理人「警察」──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於一身的矛盾心理。簡潔的舞台語言:四把紅黑椅子展現天羅地網的秩序化,一張勾著的粗糙象皮,象徵出口的所在。「異」之難以形容,正足以襯托「同」的深入肌髓。
這個標本化的世界或許誰也逃脫不了,唯一的差別只是標本意識的殘剩自覺。這不能說是一種女性特有的意識,或許也是十六年來,女性意識在時代流變中逐漸失去特殊性的理由之一吧。
本文原載於表演藝術評論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
-
原本是打算作為演出手冊裡的文章,後來不想印手冊了(專心修劇本),所以先擱這裡。 ■外國篇 「小劇場」在地球上誕生,一般公認1887年法國人安端(Andre Antoine)在巴黎組織自由劇團(Theatre Libre)是起點。自由劇團的目標在對抗當時主流的商業劇型—主題圍繞著「...
-
《神話學》是羅蘭•巴特1952年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後,連續兩年,每月一篇以法國時事為主題的感言發表於新文藝雜誌上的文章集結成的一本書。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流行神話」,即為他以符號學眼光,對當時法國諸流行人事物,解構其中隱而不顯的意涵的散篇集結。第二部「現代神話」是一篇專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