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8

讀《我家房子160歲》


我的興趣是亂看書,沒有系統地看書。

我會上圖書館找資料,同時把不相干的東西借回來。我會同時攤開《我家房子160歲》、《消費時代的表演藝術》、《北京男孩女孩》和商業週刊一起看,同時寫另一種題材的稿子。往往稿還沒趕完,原打算零碎時間看的閒書反而讀完了。《我家房子160歲》就是這樣一本書。

翻作者經歷:到白俄蓋房子?這個我有印象,記得跟我報導表演藝術的文章出現在同一期雜誌上。這麼一來突然覺得作者跟我咫尺天涯,原只是樓上樓下卻錯身而過似的。

在德國從事學術研究應該是天下最理智的人吧?用超過二十年花不完的市區公寓租金,換一座市郊的老農屋並繳貸款,怎麼想都不理智!但理智往往無法解釋我們的行為。買一座160歲的古蹟很浪漫,但連換一扇門都要古蹟官鑑定許可方行——而屋內有大半是豬棚雞舍馬廄、樑柱又腐爛、煙囪要拆、牆壁隔熱洩水要重做……,某種角度看根本自找罪受,然作者夫婦甘之如飴。

這兩個人,一個學數學、一個讀的是科技社會學,他們樣樣都親手來。

一般來說,新家總是整修兩個月然後入住,這對夫妻卻度過了幾個月拖車生涯、露營在庭院、幾個月廚房全起居,然後慢慢有第一個房間、第二個房間……四年過去,書寫好了,房子還沒修好。

「我們還有六年可以修。」果然住古蹟的人時間感與常人不同,樹木泥屋山水人皆與天地同壽。

這本書到最後一頁,屋子還沒修葺,算是有頭沒尾。但我讀得可仔細,尤其整建翻修筆記的房屋平面圖,翻來覆去不知對照了幾次,比較每一期的變化,推敲如何整修,理想的模樣;覺得我好像是用精神在參與。

我自己翻修過公寓,但我連一個螺絲釘都沒打進去過。但我心底明白他們的健康:不是為了搶水泥工、木匠、水電技師的飯碗,而是親手體驗「家」這所房子變遷的每個過程,用身體和心靈一起體悟、進入、修煉。

我也曾沉迷於種種物質的思考中:光探討每種木料、五金、建材的不同和應用,都像吸鴉片一樣,不覺時光流逝,也不覺心靈空虛,甚至覺得可以把生命都浪費在這些東西上頭。話說回來,當我死了,夢想變成塵埃,情愫了無痕跡,牆垣和鋼筋還會留下來很久,很久,比我長壽許多。

那一年我整顆心都被房子的事盤據(包括貸款、地點、整修),自己也說不清道理----本來就不合理嘛!我沒辦法解釋為什麼我會覺得如果裝著我生活的殼變了,我的生活也會跟著改變?為什麼難以扭轉的人心觀念,會在火車、飛機、電視、電腦、手機等物發明之後,一一扭轉?更簡單一點兒來說,單單一個門栓的不同就可以決定你對鎖的概念,決定你生活的動作。

而對一個研究科技如何影響歷史的學者,有甚麼比親手經歷家屋的變遷更適合的探索?對一個異國長大中途落腳的移民,有甚麼比整修一座古蹟更誠實地參與土地?堅持環保,堅持樸素,堅持房子「原應該有」的樣子,我覺得他們是藉蓋房子來省思某種重要的意義:人類「恰當」的生活方式應該是甚麼?

很像在劇場堅持的人。數位化當道的時代,還堅持親力親為、無法複製的表演。很誠實。差別是劇場人的誠實不會留下物質痕跡。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好好打造的一棟房子,像是一齣好好打造的好劇場作品。
細心打造的,在舞台上也常常可以被看見。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