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2

DESIGNED IN TAIWAN成為台灣的未來?


曾經,「Made in Taiwan」名聲遠揚,全球滿坑滿谷都是台灣製造的商品,台灣代工業世界一流。然而現在,更便宜的人工、成本,以及同樣擁有高效率和良率的代工國家,取代了台灣的優勢,「Designed in Taiwan」成為台灣進入廿一世紀後新的期許。(圖說:台創中心促成故宮與義大利名牌Alessi合作的東方說傳說系列,為StefanoGiovannoni 指導設計)

設計:從副刊變頭條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副執行長黃振銘接受專訪,談到這五、六年來,台灣傳統製造業模式,到了急需轉型的階段,產業經營者也開始有了變化:「過去企業主談經營,無不講製造能力、生產效率、品質良窳、降低成本等等,但現在都談設計,談產品定位,說沒有設計就沒有明天。」

過去台灣企業仰賴國外訂單,從公司的業務出發,透過生產技術,和管理經營,大量製造創造利潤,設計處於產業的最下游包裝。即使由公司開發產品,率先考慮的也是製造能力,有了產品的方向和格局,開發出產品後,設計再全力支援。但到了美學經濟的時代,產品的核心價值為何?是否符合現代消費趨勢?能不能感動人心?成為市場競爭力所在,設計就是賦予這些思惟的關鍵。於是,設計之於產業猶如報紙雜誌的副刊,變成了頭條和封面;消費者留心,媒體在意,設計從產業的支援性角色變成了主導性角色。

政府:創意產業的推手,而非領導者

這意味著產業的關鍵從製造能力回到了產品本身。2005年台灣明基BenQ併購德國西門子時(雖最後功敗垂成),首先派駐過去的團隊是研發團隊和設計團隊。現在企業的做法,不是等著人家來下單要做甚麼產品,而是自己決定做甚麼產品,讓人家幫我生產,並掛我的牌子。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以下簡稱台創)的前身是外貿協會的設計中心,當時對設計的思維就是,設計為了外貿,2004年從外貿協會獨立出來,也代表設計走出依附於外貿的功能,為設計而設計的主體性。黃振銘說這是社會總體的思維改變的結果,發酵出台創,是這個社會的期待促成了台創的發生,為了創造改變,為台灣產業帶來新局。因此,台創一成立就拋棄原本設計部門的角色,成為設計創意的推廣者,促進台灣產業轉型的核心機構。台創的定位很清楚:作為台灣創意設計發展的整合服務平台。(圖說:水越社計利用楊貴妃意象創造的妃妃故宮產品品牌系列)

以即將在八月底即將在華山創意園區舉辦的「設計師週」為例,這是一個完全由民間自發的設計展,已舉辦三年(前兩年分別在誠品書店信義店和信義公民會館),由一群設計師們自組「台灣設計師連線」帶頭整合串連,特色為「主題設計」的聯展,多數作品由目前職場上第一線的職業設計師在工作之餘,自發集合以同一主題進行創作,較為概念,或以所謂的「design art」的形式表現。今年串聯的臺灣設計工作者近300位。

台創在「設計師週」背後擔任默默協助的角色,完全不參與規畫和執行。黃振銘說雖然台創也策辦過很多成功的設計展,如台灣設計博覽會、新一代設計展、台灣國際創意大賽,還有將於2011年舉行的世界設計大會;也推介過許多台灣設計師參加國際設計比賽得獎;然而民間的設計展氣氛自由、容許玩酷,和對生活種種跳躍性的想像和思考;與官方主辦的展覽,重視規格、排場、產值數據和代表性,是絕對不一樣的。黃振銘認為創意能量充沛的社會,政府雖登高一呼,但唯有民間市場活絡的強健,才能成功引領台灣走向設計產業。民間才是創意的源頭。

設計師:有設計不等於有品牌

離開東區南港軟體園區,到台北市西區的西門町,「Somebody│貳拾陸巷 Café」隱藏在年輕人出沒的服飾、刺青店集中的電影街裡,門面小小的三層樓透天咖啡屋,一進去就會被滿滿的創意能量擊倒。

「貳拾陸巷」原本只是一個位於民宅的小工作室,在台北市某條街26巷,以接外包的設計案為生,和客戶之間的對話:「到哪裡取件?」、「XXX26巷」,慢慢把26巷叫開了,索性以此為號,2005年開始參加新崛起的創意市集,包括元老級牯嶺街和南海藝廊,和誠品書店前「一口箱子」創意市集大展,大獲好評。「貳拾陸巷」也是許許多多擺攤、逐市集而出沒的設計者中,最有經營理念,以及擁有從設計到行銷的分工團隊。當創意市集的概念被濫用,而原始活力漸漸停滯的時候,「貳拾陸巷」成功地找到自己的秘密基地,打造合其創意理想的空間,這簡直許多以網路或創意市集做唯一通路的單身創意者的夢。(圖說:貳拾陸巷的二樓賣場)

但「貳拾陸巷」的經理MAX說,很多設計師都想做自己的設計,藉著幾個作品,快速建立個人品牌知名度,實際上一個品牌要好多東西去堆砌出來。簡單地說,設計師絕對不可能一個人做好所有的事,設計要有材料、技術的配合,等到設計出一件好產品之後,如何量產、做好品管、建立通路、強大行銷,全都是學問。MAX說「貳拾陸巷」也還在學習、摸索的階段。

MAX認為台灣缺的不是設計人才,而是設計人與製造業的合作平台和經營管理模式,以共同跨過市場的門檻。

台灣創意產業:只欠東風

類似的概念,台灣中心的黃振銘也提到:格調需要品質去支撐。翻開時尚名牌ARMANI的服飾,你發現它剪裁、車工都一流,連內襯的縫線都漂漂亮亮,技術非常精良,但是ARMANI賣的卻不是技術,而是格調。格調,並非如很多台灣人所想的:找設計師來設計得有些特色一點兒就是有格調。

同樣地,創意產業也不是叫創意者通通創業、開業才叫創意產業。黃振銘說,叫創意全走向事業化,彼此競爭,然後一百家死九十九家,剩一家活著,台灣的文創產業不能這樣子玩法!創意產業的操作單位是事業體,最大的關鍵仍在質感。以優質的製造技術和事業營運呈現創意,表現其品味、內涵,研發金玉其中也金玉其外的產品。台灣許多生存困難、亟待轉型的中小企業,擁有世界第一名牌的代工技術,正需要設計師帶領將產品的提高到一個非純科技型技術可以達到的格調、人文精神,以及文化積久蘊深出來的內涵,才能成就文創產業。

台灣早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現在政策卻難以讓東風成形。因為,在台灣,設計者永遠被鼓勵做創意,技術者永遠被鼓勵做製造,兩者無法結盟。黃振銘進一步提出前瞻性的思維、跨域型的團隊操作、創造情境、保證內容,是台灣創意產業出頭的關鍵。(圖說:鄒族藝術家不舞.阿古亞那設計的小豬木器鑰匙圈)


借鏡歐洲經濟模式

蘭蔻和香奈兒的香水,哪種最好?都好,但是彼此創造的情境不同。LV和Prada甚麼品牌第一?兩者都是世界第一。因為賣的是獨特性,每個都是第一名。歐洲經濟產業的致勝點不在科技,而在美學、流行、品味、文化等軟性思惟。科技可以被超越,美學無法被超越。

比起美國、日本、韓國的產業以大企業體做龍頭,撐起的規模製造、營運管理模式、研發創意團隊,才玩得起品質、技術第一的競賽,歐洲因為小國林立,沒有一個單一國家可以操作全歐洲的市場,市場不夠大,龐大企業體活不了,反造就了今天歐洲的美感經濟模式:保證技術,推動格調。這不一定需要大企業才贏得了。黃振銘認為歐洲模式值得中小企業林立的台灣,借鏡參考。

今天台灣很多人一窩蜂尋找創意產業的運作方程式(model),一旦成功就可以複製套用。黃振銘直言:台灣是一個沒辦法model化地方。在觀念、做法的革新下,許許多多中小企業轉型、蛻變,各自製造出擁有其獨特性的產品,每個都是第一名!
原載於<創業.創新.育成>雙月刊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