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中午我們浩浩蕩蕩一群人殺到台南市吃飯(台灣水雉和官田菱角,有緣再會啦)。泰越小館裝進我們八個人之後,只剩下兩張小桌子給別桌客人。然後我們一群狼吞虎嚥、高談闊論,不知怎地進入「十日譚」模式,每個人講起生平吃過最噁心的東西,老斌講了原形炸小鼈、我講龍蝦血、小琦講胎鴨蛋、喬色分講全隻手扒雞和青蛙肉,高潮在吉米講的「三叫菜」(生吃小老鼠),最後他還貢獻出他高中時代求青蛙腿而恐怖虐殺的經驗,驚悚程度到了另外兩桌人都自動加入批判行列!
吃飽喝足後我們去寮國咖啡館附近的合成帆布行看書包,沒帶駕照不能租車的我開始定點駐足,去看聞名已久的草祭二手書店,藏書不是一級多,不過空間和家具不俗。接著慧蓉帶我去看隱在民宅窄巷裡的畫廊—K當代藝術中心,二樓陳設恍如六、七零年代再現,對正在搜尋二手家具作舞台道具的我來說,心癢難搔,只恨距離太遠。樓下正在展出聯展「藏」--來自羅蘭巴特《明室》「隱藏刺點」的策展概念—但未讀解說文字的我,直覺空房間裡像電插座大小的迷你螢幕,藏著一個一個小電影,頗有「微型劇場」的味道。其中還有大螢幕錄影,大大小小畫面刺激我們看東西的尺度變化。其中有張約撲克牌大小的投影,低調地藏在櫥櫃壁面,仔細一看竟是古裝美女脫衣服的動畫,是張立人<後宮小電影>。
終於玩到吃完晚飯上車回台北的時候,慧蓉還發揮南台灣人撐死人不償命的溫暖,硬塞兩個豬腳便當當「點路」。真是超飽足的一趟台南之旅。感謝我的朋友們,給我最溫暖的旅程。

烏山頭水庫風景區-八田與一紀念銅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