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4
讀《伶人往事》
我迷上章詒和的文字:洗練、精緻、滄涼。
拾起這本書多少看上旁邊的小字「寫給不看戲的人看」--我也寫過很多給不看劇場人看的文章,但總是囉囉嗦嗦解釋上一大堆,怎麼從沒想過可以這麼簡單地—寫劇場,但是寫給不看劇場的人看。
我也不怎麼看京劇,所以我拿起來翻翻。
作者筆鋒挾帶感情,而且是露骨地挾帶私人感情,含淚、含恨、含憾、含慨,可不知怎麼的,我就是無法憎厭此人主觀的寫法。三零年代,我聽得最多的傳奇是五四和巴金老舍沈從文等文學家,忘了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前四大鬚生(余叔岩、馬連良、高慶奎、言菊朋)、後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楊寶森)、老生三鼎甲、四大老生花臉等等,其實也盛開在那時代,那是個名角登場、名角引領舞台風騷的時代。
內亂、抗戰,都沒真正熄滅藝術的火苗,倒是四九年後,「國家」、「社會」、「人民」、「政治」的價值凌駕一切之後,伶人被推入舊傳統,被時代給推翻。章詒和如此描寫:「伶人,是奇特的一群,在創造燦爛的同時,也陷入卑賤。」不管熱情擁抱新政府的、或對新政府保持距離的,都無法避免京劇藝術的這場浩劫。章詒和鑑往歸結理由:「由藝術領域以外的人士來領導和推動的藝術改革,從娘胎裡就注定它不能走上一條按藝術自身規律發展的道路,哪怕這些『藝術領域以外的人士』可能是不錯的作家、電影家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
藝術如是脆弱,在「以人民大眾的立場評價舊戲曲」、「要使舊形式迅速為人民服務」這樣的「時代呼喚」下,身懷絕技的伶人也只能在文化行政官前俯首稱臣、恭敬從命了。而當名角的核心地位被顛覆,審美的獨立性也就漸漸蕩然;任何時代的「政治正確」可能都是藝術審美的殺手。
序言作者對今時代有些喟嘆:「過去看戲是享受,是歡樂。......如今所有的文化都是消費,一方面是生活走向審美,另一方面則是藝術的消亡。」說的是京劇藝術,然我讀著也眼熟。這點,兩岸皆然,一整個看戲的市民社會消失了,作者憑弔得沉痛:「現在的劇壇能看嗎?不是背靠官,就是倒向商。」這些字眼也同時扎痛了我。
是否,我也正生在「甚麼都不配產生、無足輕重的過渡時代」?背靠官,倒向商,似乎也是我們這個思想凌駕美感的時代,許多從藝者的生存之道......。
另一個時代故事:梁文道:一個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的告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
-
原本是打算作為演出手冊裡的文章,後來不想印手冊了(專心修劇本),所以先擱這裡。 ■外國篇 「小劇場」在地球上誕生,一般公認1887年法國人安端(Andre Antoine)在巴黎組織自由劇團(Theatre Libre)是起點。自由劇團的目標在對抗當時主流的商業劇型—主題圍繞著「...
-
《神話學》是羅蘭•巴特1952年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後,連續兩年,每月一篇以法國時事為主題的感言發表於新文藝雜誌上的文章集結成的一本書。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流行神話」,即為他以符號學眼光,對當時法國諸流行人事物,解構其中隱而不顯的意涵的散篇集結。第二部「現代神話」是一篇專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