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0

做為文化火車頭,出版業也在文創法中迷失

全文已刊於新新聞週刊
台灣人口僅兩千三百萬出版,一年出版新書種四萬多本。大陸每年出版十六萬種新書,表面看來是台灣的四倍,但除以十三億人口後,密度遠遠不及台灣。我們甚至超過日本,傲視全球--但,這代表台灣的出版產業很蓬勃嗎?

根據行政院新聞局統計資料,1999年到2000年之間,台灣新書出版成長率有11.86%,此後逐年下滑,到2006年成長率只有1.83%。行銷通路業者營收2006年比2005年差者有67.3%,差不多者17.7%,比較好的只有12.1%。

據台灣圖書發行協進會秘書長張豐榮表示:出版產業已經負成長多年,2007年書籍和雜誌加總出版營業額547億元,2008年約528億元,整個出版產業從出版、發行到零售,都在萎縮之中。

金融風暴降低大眾的文化購買力,加上對岸中文簡體書市的蓬勃,內容數位化的趨勢,在在衝擊著這重要的文化產業。當中央火火倡議文化創意產業,民間出版業卻咬牙挨著寒冬,揣想今年是否是谷底了的一年?

文創法未有共識

五月底立法院第七屆第3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舉行了一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草案」公聽會。會上除立法委員、學者,來自文建會、教育部、財政部、經濟部、法務部、主計處、新聞局等機關代表以外,包括影視娛樂、建築、數位遊戲、藝術經紀、圖書出版界的多位「專家」,均應邀參加。這是自馬政府的文創草案披露以來,巡迴全省舉行公聽會的最後一場(由南向北巡迴)。然現場毫無逐漸達成共識的氣氛,反倒劍拔張弩、相爭不讓。

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法,乃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和英國「創意產業」的定義,融合而成獨樹一格的「文創產業」。新草案將文創產業分為五類:藝術產業、媒體產業、設計產業、數位內容產業,及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產業。

從來自各業界的代表的憂心忡忡和當仁不讓看來,顯然我們的「文化創意產業」並不是一個已經成熟、具有一致性的產業,而是一個尚在發展、消化歧議中的領域。因此才會發生種種各自表述、甚至彼此誤解的狀況。

台灣文創民間平台

從一部吵吵嚷嚷無法通過的文創法草案,回頭實地體檢台灣各界的文化產業狀況。民間開始有這樣的聲浪,請文創產業各領域的從業者、經營者、觀察者,在理性討論中,勾勒出各產業的狀況,讓社會更具體了解文創產業的實際面貌,期待打造出一個讓各方意見可以交流與討論平台。在洪建全文教基金會和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部落版主布拉姆斯通力合作下,第一個民間的台灣文創平台出現了。

7月10日首場座談以出版為主題,特別就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邀請到遠流智慧藏主編杜麗琴、中華民國圖書發行協進會秘書長張豐榮、上海書店店長唐先凱,在文創相關資料數據的前提下,面對產業未來的挑戰,展開深度對談。

繁簡體中文市場

兩岸出版市場其實有著截然不一樣的出版歷史和市場結構。大陸出版社從國營開始,規模大,資金充足。從市場面來說,潛力無窮,但民間智識不如台灣普及,出版業主要客戶還是機構和學院,一般百姓的閱讀習慣是站在書店只看不買。反觀台灣,出版公司以中小企業為主,資本額500萬以下占了六成以上,員工數都不足10人占了七成。一年四萬多種新書,是眾多小出版社的功勞,但獲利仍集中在大出版集團身上,形成人人有機會,個個苦哈哈的景況。

台灣圖書出版是個嚴重的入超結構,外銷只有3%左右,97%的圖書都搶攻國內市場。目前全亞太出版市場,日本和大陸市場便各占30%,中文簡體的市場無論現在或未來,看來都比中文繁體的市場要大得太多。台灣圖書出版外銷困難的同時,國外書籍簽定中文版權上也產生排擠效應,中國出版公司一次簽下繁簡體版權,屆時台灣還得透過對岸購得繁體中文的版權呢!

那麼是不是有一天,台灣書店的書架上會擺滿簡體字的書籍?2005年成立,開台灣簡體書專門店之先的大陸書店店長唐先凱顯得謹慎,他認為兩岸文化猶如出版產業,存在歷史和地理的鴻溝,非一時三刻可消弭於無形。有人認為2008年馬政府向對岸開放之後,會增加簡體書的銷量,他拿實際的業績報表搖頭否認。事實上扁政府時代也有高官到大陸書店找簡體專業書閱讀,同樣這些年也有不少大陸高官學者正在奮力學習繁體字。繁簡體書的流通與文化有關,與政治無甚關連。

圖書內容數位化

也有人認為數位化是實體出版業的另一片天空。曾有報導指出,政府希望到2013年,電子書產值可以達到千億元。對此,遠流智慧藏公司主編杜麗琴態度相當保留。她說:圖書數位化有減少藏書空間、避免蟲蛀、方便保存和搬移等優點,勢在必行,為大勢所趨。但數位化需要的技術、資金門檻都高,投資期長,短期不易回收。從歐美的例子,率先將內容數位化的都是組織規模大,有研發能力的大出版公司,對大多數是中小企業組成的台灣出版業來說,自行投資數位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像遠流這樣歷史悠久也頗有組織的出版企業,或許必須仰賴政府或非營利組織來補助,以及公協會的促成。

在圖書數位化的進程上,杜麗琴承認擁有資金、古籍典藏豐富的對岸,確實比我們快。當台灣還在預算之內,討論何者必須優先數位化的時候,大陸則是一口氣、一籮筐地通通做數位化。

杜麗琴特別指出,數位化內容幾乎都以紙本出版產業做基礎,政府在訂智財權法時必須釐清文創產業的範圍;譬如拿一本書內容數位化,和把它設計為床單、壁紙或茶杯的圖像輸出,是否授權費都一樣?


出版人才之培育與認證

面對這樣的情勢,台灣圖書發行協進會秘書長張豐榮認為台灣出版產業的體質必須調整,小出版社結為聯盟,小發行公司合併成為大發行公司,獨立小書店走向更特殊化、專業化,或為連鎖書店吞噬的兩極化發展,為大勢所逼。事實上在零售業的環節台灣三大連鎖書店(誠品、金石堂、何嘉仁)早已成形,甚至朝多角化經營(如誠品書店之百貨營業額超過圖書營業額兩倍)。藉由合作壓低成本,擴大市場,同時增加與供需廠商談判的籌碼。

此外,台灣出版業從業人口有個特色,就是學歷不錯,而年齡偏低,差不多就是大學文科畢業對文化懷抱熱成的年輕人,進入出版產業,然後在中年後紛紛轉業或離職,根據統計從事出版產業八成都是40歲以下者。如老一輩出版人像張豐榮,從書店、印刷、出版、發行,樣樣都經歷過,可以說一路從做中學;這就是台式的出版產業人才模式。面對對岸針對出版產業專才開設課程並授予認證制度,張豐榮認為要迎頭趕上,以保持人才的競爭力。

他說目前法令對出版產業的優惠和挹注仍有許多箝制。譬如藝文消費抵稅一波三折未能通過,其中買書買雜誌還不能被歸類於藝文消費。其實以政府降低遺贈稅的零頭,早抵過藝文消費抵稅的財政損失了。

養不活創作者的環境

台灣圖書發行協進會秘書長張豐榮說出版是文化產業的火車頭,我願意相信,但當問到台灣出版產業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哪裡?三位各職發行、零售、數位出版佼佼的出版人均面露難色。張豐榮說幾年來銷售東南亞的貨櫃,從一年四個貨櫃到現在半個貨櫃。至於美、日書商對台灣較有興趣的仍屬台灣本土化的內容。是我們寫書、創作的人才不夠優異嗎?幾位產業先進很誠實地說,如果我們的出版環境養不活創作者,又怎麼可能要求人專心從事創作呢?

台灣正面臨產業轉型的陣痛,文創產業的推動,除讓我們社會更加自我了解、增進產業間的討論和結盟,也讓我們重新檢視、調整社會的價值觀所在。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