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2

台灣劇場「西遊記」前言

台灣劇團在大陸演出模式初探
首登於台南藝術大學《藝術觀點》2008年4月號,34期

0.0話說西遊……

1987年,賴聲川在國家戲劇院的開幕季中導演過一部現代歌劇《西遊記》。吳承恩筆下西天取經的孫悟空、清末第一個留洋歐美的中國留學生,和一個急著往現代西方--美國—爭取綠卡的台灣年輕人;古今對照三線融合成新的「西遊記」。

2007年,香港導演林奕華也在台北國家劇院推出《西遊記》。故事發生起在飛機誤點的候機室內,向西向東並不重要,而是唐僧和他三個徒弟全成了現代人,時空情節全部一併現代化,唯有人性本質不變。

但這裡的西遊記無關這個或那個,而是指台灣劇場越來越多向華文地區最大市場—中國大陸—西進的一種現況和趨勢。隨著中國大陸市場經濟的開放,資產階級興起,對表演市場的需要量也越來越大。單以2000年這年,大陸表演龍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一百八十八場,票房收入一千零七十八萬人民幣;預計08年北京奧運,加上地標性劇院—北京大劇院的落成並在元月展開開幕演出季,勢必將帶來另一波觀賞表演高峰。

另一方面,台灣自80年代許多劇團興起,大劇團逐漸趨成熟為專業劇團,小劇團總繼起不絕。大專院校戲劇相關科系多了,創作人才豐沛,然而戲劇欣賞的人口這些年來並沒有增加,藝文消費停滯不前。台灣劇團向西巡演內地,尋求更廣大的觀眾,是無可避免的趨勢。

0.1兩岸交流開始

事實上,兩岸不同形式的戲劇交流已有二十來年。據中國一級劇評家林克歡的觀察,最先登陸對岸的是台灣前輩劇作家劇本,如姚一葦的《紅鼻子》,1982年為中國青年戲劇學院在北京搬演,其它如馬森的《弱者》、白先勇《遊園驚夢》、張曉風《和氏璧》、貢敏《蝴蝶夢》,和姚一葦另一劇本《一口箱子》等,相繼於上個世紀被藝術院校的師生和各地方話劇團演出過。

整組劇團渡海演出,礙於兩岸法令規章迥異,進程是遲緩而零星的,或由兩岸合作的模式進行:如「九四上海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邀請屏風,只有劇本雛型與部分演員為屏風原版;或如1998年中國戲劇影視研究院製作的《紅色的天空》,則由賴聲川指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資深研演員演出;或以「賣座」性強的作品率先引入,如1996年綠光劇團的《領帶與高跟鞋》、2001年果陀劇團《天使不夜城》。

最敢於探索藝術形式、衝撞社會體制的台灣小劇場,從學者訪問、組團互訪和學術討論開始。1993年北京中國演劇研究工作室舉行「小劇場的三方聚會」,包括台灣劇場工作者王墨林、黎煥雄、李永豐,香港的榮念曾、張輝、梵谷,和大陸導演林兆華、林蔭宇、孟京輝、牟森等,兩岸三地二十多位前衛劇場工作者,共就戲劇發生、社會、思考觀點做熱烈討論。

97年間,由兩岸劇場人士共同構成《Tsou.伊底帕斯》,由身體氣象館王墨林改編,北京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導演林蔭宇指導,演員大半由阿里山.Tsou劇團鄒族原住民擔綱演出,以台灣原住民鄒族歌舞形式詮釋希臘著名悲劇《伊底帕斯》(《Oedipus the King》) ,在北京首演。該次首次由台灣劇團與大陸國家劇院,以各負擔一半經費完成合作之模式,實屬両岸文化交流以來之首創。後9在文建會資金贊助下,98年於台北、嘉義演出。這齣媒合東方文化與西方經典、兩岸三地劇場的戲,跨文化的企圖心強烈。


千禧年以後,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女孩劉小令居中策劃下,台灣小劇場「原作」首度集體登陸:「2003北京台港戲劇展」匯演,包括莎妹、外表坊、金枝、親愛的、身體氣象館五團五部小劇場,創下27場次、5,000觀賞人次的紀錄。之後創作社、台南人、李清照、台原等劇團、漢唐樂府和越界、白舞寺等舞團,都陸續受邀於內地演出。

然而到目前為止,每個劇團的登陸經驗,都僅止於個別案例。或礙於兩岸政治環境存在灰色地帶,缺乏正式管道,或礙於中國國際表演市場的開放性和透明度,還有很大空間,等等理由。更因為如此,個別經驗的分享與交流,彌足珍貴。本文將從劇團製作人、劇展策劃人、戲劇教育者、劇作家、導演,幾個角度,專訪他們的「西遊」經驗,一窺兩岸劇場藝術隔閡之所在。(待續......)

相關文章:于善祿幾岸幾地的當代華文劇場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