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戊子年,大年初六清晨,林懷民穿著舊呢絨夾克,圈一條紅圍巾,站在雲門排練場灼焦後的廢墟中,看著35年的道具化為灰燼,強忍哀痛,告訴記者:「這是上天給雲門的磨練」。
這一把火也叫坐在電視機前的芸芸大眾看得眼皮和下巴駭呆,久久忘記喬回原位:怎麼?台灣表演藝術界龍頭、鼎鼎有名的雲門舞集,十幾年來棲身在一間違建的鐵皮工寮裡?
台灣藝術家的文化夢
在先進國家,像雲門這樣一個國際知名的舞團大概都有自己的表演廳了,平時可以練習,每年按季節對公眾開放表演。但是在台灣,還沒有一個公家劇院有專屬劇團或舞團,即使表演工作坊、即使屏風表演班、即使果陀劇團,即使雲門舞集,都沒有。台灣養得起專業舞者的現代舞團,一隻手五個指頭都扳不完;雲門還是其中制度最完備的。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眾多用十年、二十年練功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下舞台後真實情形是,有人債務纏身,有人打零工養活自己。雲門的舞者每個月領兩萬台幣。表演藝術聯盟做過研究,6成表演藝術受調查者,平均月薪3萬以下。
雲門一年平均121場海內外演出,文建會對表演藝術最重要的補助: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2007年補助雲門1250萬元(今年減至1000萬),而雲門當年支出總計約一億七千萬元,扶植補助經費佔不過7%,即使加上其他政府單位的補助或邀請演出費,也不過佔雲門營收15%。也就是,一億七千萬元中的85%,都必須由雲門自己一塊錢一塊錢募款、一張票一張票推銷,賺回來、攢起來。購置不動產?哪有可能?過去15年來,鐵皮屋的地主從未向雲門要求租金。
林懷民滿懷感念地說:「這裡曾是雲門的天堂。」
因為,這裡是台灣。
在這塊土地上最堅持精神價值、追求藝術文化夢想的人,注定刻儉、再刻儉;雲門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當物質條件刻儉到了極限;精神,到底還能戰克多久?
馬總統的新文化夢
從2000年到2008年,每個台灣總統候選人都說要做要做「文化總統」。
四月廿九日上午,新當選總統的馬英九前往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拜會林懷民,兩人閉門會談一個多小時,會後一起出來接受媒體訪問,馬英九刻意拿出筆記本,把林懷民的建議一項一項唸出來。表示林懷民對於整體性、博物館政策還有未來文化發展方向,諸如如何有效的能夠資助有國際開創能力的文化團體、文化怎麼跟外交結合,都提供很有價值的文化政策,強調他「受益良多,會請劉院長,結合相關部會,不光是文建會、教育部、故宮,還有外交部等機關,一起推動」。
話鋒一轉,馬英九笑稱:「我非常訝異懷民不只是藝術家,對文化行政也滿了解,他提出的意見很務實,非常好,是不是這次燒出來的?」
林懷民沒有正面回答,僅說:台灣藝術工作者基於「自作自受」的選擇,一向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況,所以不得不弄清楚政府做什麼?錢哪裡去了?努力求「自立更生」。
未來總統另秀了一段馬式幽默,問林懷民猜不猜得出媽祖今年幾歲?林懷民猜不出來,馬英九公布答案:「一千零四十九歲」。
馬總統重申其選舉政見,如一年內成立文化觀光部、文化預算提高到百分之四。又說台灣要文化立國,他要做文化總統,讓台灣除了外銷電腦外,「文化也是重要產品」,就像雲門,「發展讓人感動的產品,代表台灣行銷全世界。 」
說實在,這番發言與其說具甚麼「文化夢想」,不如說更像在產品發表會上發表的「產業遠景」。
從文化預算看台灣的文化定位
甚具工具性的「文藝觀」,屢聞不鮮。文化的形而上觀是甚麼?從「復興中華文化」到「發揚本土文化」,空話太多,現在乾脆避而不談了。
古人說:治大國如烹小鮮,現代人流行治國用CEO,企業重視數據管理,那麼我們就從冷冰冰的數據,看看過去文化在台灣的政策定位為何?
政府今年總預算一兆六千億元,但文化預算僅占百分之一點三四,文建會預算則只占百分之零點三六。作家龍應台做了一個簡潔的比喻:「在二○○八年,我們交給政府的每一百塊錢裡面有二十塊是拿去買武器、擴軍備的,只有不到十二塊用來發展經濟,十一塊半放在教育,五塊多錢發展科學,一塊三毛錢分給文化發展。真的,就是一塊三。」
這一塊三毛裡面,又有多少用於投資台灣表演藝術團隊?一億元,不到國家總預算一萬四千分之一,真的就是一萬四千分之一。今年文建會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裡有六十五個團隊,六十五團瓜分這一億元:舞蹈組15團、現代戲劇組20團、傳統戲曲組17團、音樂組13團,其中也包括雲門。事實上雲門每年拿到最高補助額--這塊超級小小餅的十分之一。
雲門尚且如此,其他的表演藝術團隊,甚至剛竄出頭的年輕藝術家,景況可想而知。
同一年,國防預算有四三一一億台幣,外交預算有三一八億台幣,其中列為「機密」的近五十八億,加上「國際合作」就是一百七十七億。台灣二十四個邦交國之中,有十一個國家人口不到三十萬。最近爆發巴紐醜聞,經過不到十人的口袋憑空蒸發掉十億元,足夠這六十五團被文建會給六十五評鑑優異的藝術團體,再用個十年。政府對文化的投資額,連外交或國防預算的零頭都不如。
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一個國家對其文化政策的定位,亦不是聽它倡議甚麼,而從其預算比例上最能誠實加以考察。
比諸亞洲鄰國
台灣藝文補助政策實行十六年,使不少人視藝術家為專靠政府補助的反商主義者,也有藝術家自嘲為高級乞丐,更有些人覺得好的藝術就應該賺錢。那麼我們來看看比台灣資本主義化更深的香港吧:成立於1979(雲門成立於1973年)的香港城市當代舞團,近三年該團每年平均獲得港府約港幣1千2百萬補助,折合台幣近5千萬元,佔該舞團年度收入的54%,反觀年度營運規模兩倍的雲門舞集,政府補助僅佔15%。
香港城市當代舞團 雲門舞集(含一團及二團)
2007年
年度收入 87,809,543 192,369,264
政府補助 47,798,563 30,450,000
政府補助所佔比率 54.4% 15.8%
員工人數 NA 91人
演出場次 NA 147場
2006年
年度收入 85,851,805 186,519,208
政府補助 47,347,050 29,015,000
政府補助所佔比率 55.1% 15.6%
員工人數 55人 96人
演出場次 67場 139場
(表格與數據:表演藝術聯盟提供)說明: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政府補助來自文康署及其他政府單位,雲門的政府補助主要來自文建會及國藝會。
再以2005年台灣和香港幾個著名團隊相比,也可以看出台灣表演藝術團隊「自立自強」的程度。
表演團體 政府補助佔年度收入比
香 港
香港管絃樂團 70%
香港小交響樂團 64%
香港中樂團 83%
香港城市當代舞團 54%
香港話劇社 85%
台 灣
朱宗慶打擊樂團 22%
台北愛樂合唱團 33%
雲門舞集(含1團及2團) 16%
屏風表演劇團 11%
(表格與數據:表演藝術聯盟提供)
這些台灣頂尖團隊:朱宗慶打擊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雲門舞集、屏風表演班,都得靠自己努力存活。實際的經營狀況:只要一場演出票房不如意,當下立刻面臨周轉困境。藝術文化最看重的創造力、實驗性,或像作家龍應台說的:「使孤獨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義。」的境界,或如高行健所標榜:「超越政治超越意識形態的作品,提供了對人和社會的真實寫照,把人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的複雜展示無遺,無論從認知還是審美的角度來看,都經得起時間長久的考驗。」的嚴肅作品,都在現實市場壓力下,受到無比擠迫。
質變,量變才有意義
經過幾年「文化創意產業」之說洗禮,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教育文化組政策委員漢寶德終於持平地說:「自從把文化創意產業的觀念引進之後,『文化是好生意』的說法漸佔上風,而且漸被誤解為好生意的文化才是好文化,而改變了價值判斷的基礎,把藝術正式列為產業之一。這樣的觀念,在文化已融入生活的歐洲也許不會有負面的影響,在尚須努力進行生活文化提升的我國,確實使人不免有早熟的顧慮。……在我國,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要分開來看。提升國民文化素養是文化的任務,『文創』是要提升產業競爭力。在現階段,兩者不能混為一談。跟著先進國家的後面,人云亦云,會誤入歧途,把文化當生意做。文化不是生意,在文化需求量高的國家,可以視為生意,我們還差得遠……。」
牯嶺街小劇場藝術總監王墨林更不客氣地說:搞文化創意產業,一朶花都沒開出來,可是帶著一批人到歐洲考察幾趟,就花了好幾億。等於把該花在文化建設上的錢全花在宣傳上頭!
終於,扁政府「末代」文建會主委王拓臨去秋波,以「額度外的預算」擴張法定預算,五月編列2009年文建會預算達125億元,衝破歷年最高。
表面看起來125億元似乎比65億元多了一倍,但若就陳水扁總統原所允諾要把文化總預算提高到整體預算3%來看,並不會太多,以馬英九所允諾的4%,更綽綽有餘。其中針對表演藝術需求,文建會第三處草擬一項為期四年、預算需求四十四億的「揚帆—藝術奠基及國際交流發展中程計畫」,正值政府交接之際,這項計畫究竟由新政府或舊政府核定?還不得而知;立法院是否如「朝小野大」時代將文化預算「砍到見骨」?也未可知也。
但預算提高是一回事,是否真正挹注在文化建設上是另一回事。以往一夕數千萬的文化大拜拜,小至請些外國人來開會的林林總總開銷,對於文化建設都很少助益。林懷民也在四月「馬林會」上也說:文化預算必須能創造更好的文化生態環境讓藝術家創作、生存、成長,讓藝術家的作品成為全國百姓生活間的重點,那才算數。
林懷民沒對預算發表任何感想,但不斷強調「讓文化法規先到位」。
態度,才是轉變的關鍵
1997年當選韓國總統的金大中,也曾提出文化立國的競選政見,承諾韓國文化部預算要從總預算的0.62%提升到百分之一。這個承諾,後來不但實現,而且超過。千禧年以來台灣文化支出總預算平均200億元,而韓國在2002年時文化支出已386億元,2006年更成長到437億元。
十年後,台灣總統候選人提出文化預算提高到百分之四,同時成立文化觀光部的政見。但不知是觀光佔2.7%,文化佔1.3%,亦是相反?文化意識若沒有進駐當政的腦幹中樞,所有報表數據也都只是數字遊戲而已。
老實說,國民黨完全主政後的文化藍圖,至今仍未向人民可信地展現出來。剛於四月底落幕的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雖名為「經貿文化」,國民黨所選派與會的人選中沒有文化、藝術領域的人參與,大合照上盡是企業家、民意代表,出發前也未向文化藝術界諮詢有關兩岸文化交流的問題與策略。大陸端出十三項禮單,讓連戰與賈慶林一起笑嘻嘻的起立鼓掌,歡賀成功,只是禮單上只見經貿不見文化,與文化部門有關的文化藝術議題與禮物付之闕如。
目前兩岸文化交流仍有許多問題存在:例如北京正大力鼓勵的文化創意產業,台灣人無法立案登記,也享受不到任何優惠鼓勵。例如台灣畫廊、文化藝術公司或骨董店無法在大陸設立登記,進行買賣。例如藝術家作品及文物到大陸展覽進關困難。力如台灣影視、雜誌、出版社在大陸無法登記,不能發行……;這些通通沒有獲得當局重視。如果新政權真心認同「文化創意產業」去年大陸文物藝術品的拍賣總值已超過百億人民幣,並不亞於部分經貿項目;但大喊拼經濟的當局就是習慣性藐視文化。
人人都說愛文化,說愛何其容易?唯希望愛文化不要跟愛台灣一樣,變成最廉價的口號。
首登於<新新聞>雜誌第1106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