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2

台灣劇場「西遊記」--創作社

首登於台南藝術大學《藝術觀點》2008年4月號,34期
5.創作社:為創作者尋找更多的觀眾

創作社自從2005年《嬉戲》(胡搞瞎攪)受邀到上海話劇中心參加第一屆「亞洲當代戲劇季 」, 2006年《驚異派對》參加「兩岸城市藝術節 」在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演出,2007年《不三不四到台灣》在北京朝陽區文化館 TNT小劇場參加「2007首屆亞洲城市青年戲劇節 」,並再度受邀上海的「亞洲當代戲劇季 」;算下來創已連續三年將作品巡迴內地,也創下不錯口碑。

到目前為止,創作社到大陸的演出都是在台灣演出過,現成的劇碼(符合對岸演出事先審查的規定),接受官方或民間主辦單位之邀請,在國際性戲劇節上曝光。2006年的「兩岸城市藝術節 」則由北京、台北兩市文化單位背後企劃促成,為城市間的文化交流活動。

雖有過一次因合約問題而緊急取消人員登機的例(2004年黎煥雄導演的音樂劇場《地下鐵》),創作社的製作人李慧娜相當肯定台灣劇場將市場往大陸推進的必要。她說如果「市場性」指的是獲利,那麼到目前獲利是負值;如果「市場性」指的是開發觀眾、讓創作走出去,那麼她絕對給予正面的肯定。

她一面敲著桌上的計算機一面流暢計算:小型戲製作成本90到100萬,中型戲劇成本300到400萬,隨物價水漲船高,戲劇的製作預算逐年增加,政府補助卻逐年減少,戲劇製作是越來越艱苦。打開大陸市場看似希望無窮,其實入不敷出。因為即使當地主辦單位負責落地食宿、交通、零用金,和演出費,劇團這邊再向公部門申請海外交流補助,結算下來劇團還是賠:因為增加的排練(即使演出的是舊作,還是必須加排)、演場地規格不同下必須調整的設計、舞台道具貨運的費用、國際聯繫的開銷等,加上當地演出費與台灣本地價碼的差額,都由劇團自行墊補。

但是,她回憶《驚異派對》在北京演出的場景:兩千四百個座位的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前二十分鐘,觀眾鴉雀無聲,演員在台上都感覺「不太對勁」,以為是社會隔閡。誰知後面場子熱起來,反應變得非比尋常。

原來,看慣京味話劇的觀眾,是在安靜中「驚異」著,在啞然裡摸索著。觀眾對戲中批評社會的尺度感到驚奇—雖然批評的是他們不很熟悉的社會。

一位北京清華大學景觀研究所的觀眾這樣反應:「很生活化的演出,演員表現很棒,入木三分。反應社會現象,台詞很幽默,不過有些對白比較有尺度,剛聽的時候很驚訝,心想”哇,怎麼會這樣!”後來想想也許是自己太腐朽了吧。」

也有觀眾建議道:這樣的演出再多演幾場,一定造成轟動!但做一場賠一場的現實下,製作人聽了也只能苦笑。創作社在內地的演出檔期通常二到四場。

李慧娜覺得大陸觀眾「聽力好」,懂得傾聽,對戲劇言語中的微言深意都聽得進去,往心裡去。對大陸觀眾(尤其北京觀眾)的品味也頗肯定,不像時下許多被媒體視聽大量餵養的年輕人,變成視覺動物、偏好酷炫形式。她頗肯定大陸(尤其北京)觀眾的品味。

根據李慧娜分析:台灣劇場對大陸觀眾的吸引力,在於形式、主題、風格的多元化,吸收西方劇場形式的經驗也比較夠。近幾年大陸因也興起實驗色彩濃厚的先鋒劇,但有如台灣小劇場剛起頭時易犯毛病:「玩得過火」。像創作社幾個作品得到的回應,觀眾對語言的親切、題材對社會的扣緊,以及內涵上批判力與反思力,都感到新鮮而喜歡。

而對創作者來說,讓自己的作品走到不一樣的社會,去接受另一群觀眾檢驗,而引發相類似的共鳴,是非常可貴的經驗與挑戰。不僅對編導而言意義非凡,對演員來說,更多的演出能催熟、提升表演的藝術性。像《驚異派對》首演於2003年台北,經過全省中南部巡迴,2006年到北京演出,2007年再重回台北,四年下來,演員對角色的體會和詮釋也隨生命歷練而變化、成長。戲劇彷彿是有生命的,可以與時俱進。

李慧娜說:西進大陸對製作人來說,或許只是增加業務量,但對劇場創作者而言,是深具意義的挑戰。
(未完......)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