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三:文化作為支點-台灣還有甚麼可能?
時 間:4月19日星期日 下午14:00-16:30
地 點:敏隆講堂
主持人:劉炯朗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與談人:龍應台 (龍應台基金會董事長)
與談人:嚴長壽 (亞都麗緻旅館集團總裁)
全場記錄
平心而論,三場論壇以這場的與談人最具名嘴架式,主持也恰如其分,但聽完之後最讓我感到無力。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論點,早在一年以前一群年輕朋友組成興文化青年聯盟裡,基本上討論得都差不多,可當時誰也沒覺得誰「前瞻」啊,何以見得換張嘴、換副名銜,就會變得不一樣?
去年總統大選以前,馬總統端出的政見白皮書明明有諸多值得公議之處,但當時社會多數暈淘淘於「兩岸開放=經濟好轉」的想像,認真檢視配套政策者有幾人?立法院諸公忙著跟台商握手拍肩,誰對文化交流的遠景有想像?從政見中已看出馬政府對台灣民間文化藝術的力量缺乏認知,草率地以文化觀光部等口號,製造文化景氣的假象;雖口口聲聲馬上三通,卻完全沒有把兩岸文化藝術(乃至媒體)交流的思惟納入政策規畫。就誠信原則,我們應期待新總統言出必行,但就國家前途而言,強行恐令已弱勢的文化雪上加霜而已。一群年輕文化工作者,因為關心文化政策的前景,也關心自己的前程,針對其中文化政策自行研究、查資料、研究法令、開討論會,分工合力寫了「九問」,對馬政府的文化政策提出九項大問,也開了記者會(還為了搏版面而剃光頭)。
因緣際會,興青年得到機會將九問面交新上任的總統。還記得當時彬彬有禮的馬英九先生特別加問一句:「需要回應還是不需要回應?」
「需要回應。」發言人朗聲回答。
但是一年過去甚麼下文也沒有。所謂人微言輕應該就是這樣。同樣的話,龍教授、嚴總裁一講,大家就覺得師出有名,言之成理,我想這就是群眾心理,對自己沒信心,盲目崇拜權威;久而久之有理沒理放兩邊,是誰說的擺中間。
另一種說「官大學問大」:在最前線做事、最瞭解現況的小兵小卒,提的意見永遠不受重視;長官來隨便逛逛,說個兩句,就被當成聖旨執行,既不必數據、不必研究、也不必查證。耕耘已久的方向,一夕間說變就變,新長官說了算,沒道理也是硬道理。我覺得很多壞政策都是這樣出來的。而當長官自己再怎麼天縱英明也找不出方向的時候,就叫專家學者輿論領袖團團坐成圓桌,叫記者來拍照,叫幕僚好好做筆記、寫報告,外加編列預算,分批出國考察;但最後寫出來的報告或草案往往還是不濟事,偏離現實,不見主幹,所有的人都傻眼:這是抄了哪家意見參考哪家理論?理由很簡單,手上滿滿德國、英國、日本、韓國……的研究範例,但最主要參考是「長官的眼神」,最重要準則叫「誰都不得罪」。
專家學者的意見是不是一定「正確」?舉例說去年或前年一場在台大舉辦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座談會上,一位具科學背景的專家質疑文化人士缺乏證照,是文化無法邁入產業的關鍵所在,他說一般如醫生、律師、會計師都需要考試通過才能執業,為什麼搞藝文的不用?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怎能保證及格?
相同的問題,不知專家是否敢用來質疑林懷民為何不考甚麼編舞證照?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是否合格?撇開名人不談,是否專家們來設個國家考試,考劇場導演,考過了你保證有劇院可以去上班,起薪五萬以上,有實習制度可遵守,熬過就可以開始導戲,這樣好不好?畫畫專不專業,你來設個考試,考過我每年可以領薪水專心畫畫,有地方開畫展,有人負責幫我把畫賣掉--這就是不瞭解文化生態的人講出來的「創意觀點」,當場還贏得滿堂采呢!
有人會說文化政策,我們看不懂啊!今天如果問謝霆鋒跟張柏芝的婚姻幸不幸福、陳水扁到底有沒有罪,大部份人都能說上一說;文化其實也是人們身邊生活的事,然而一個很少很少談論文化議題的社會,一下子叫民眾自行明辨分析政策,確實困難;就像很少很少去追蹤民意代表提出甚麼法案通過甚麼法案有沒有出席院會的群眾,一到選舉自然無法分辨誰好誰壞只能憑感覺,不然直接看顏色。
問題在:怎樣讓討論文化成為習慣,或讓討論文化的聲音浮出檯面?即如龍應台和嚴長壽,如此明星陣仗的對談,也不見主流媒體前來報導或轉播,也無怪乎尚無名氣和地位的熱血青年,聲浪如向大海擲石。
現在這群興文化青年們哪裡去了呢?他們不是職業智庫,也非民代議士,各自在基層工作,流浪的流浪,沉潛的沉潛,留學的留學,為生計打拼的繼續打拼。原本笑話他們的人盡有理由可以笑話他們,但我覺得,做當該做的事,說想說的話,這種人生沒有甚麼好後悔的。
興青聯的根苗還埋在很多人心中,像野火一樣,總有一天會燎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