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30

受訪心得

自認誠懇地回答完記者的問題之後,突然覺得自己的回答不盡「正確」;應該說,上一刻的我認為:「對,就是這樣沒錯」,下一刻的我卻想到:「不對,也許不是這樣。」怎會這樣呢?我把這些矛盾的地方都列出來。

問題一,你認為藝評台怎麼?
嗯他們出現得比較晚,而且他們有資源,他們可以給錢……,但是,我好像沒準備對藝評台做出甚麼評論耶。
--這表示我們對藝評台沒看法嗎?或許我們真的該好好比較一下。比方說藝評台可能希望培養更多新銳劇評,但每週則是對觀眾提供訊息和意見交流的平台。

回答二,每週門檻比較低,我們希望品戲論舞不是專家才可以做的事,每個觀眾都可以對戲提出討論和想法。
--但是,每週和PTT討論區又不太一樣。畢竟我們有值班總編輯,他們應該對刊在每週上面的文字有所「期待」,如果投稿不如預期,他們會主動去搜尋其他好的評論轉載。這並非一個被動的平台,其中更有臥虎藏龍的絕佳好文,也有編輯品味的呈現。

問題三,對10壞的評語是希望他們改進嗎?
這個,我不知道該不該期待他們改進,因為他們可能就是想要這樣搞。不過觀眾有權力說難看,就這樣。
--我覺得阿健的留言很棒:負面的意見跟正面的意見一樣重要。
也許當我們說出我不要甚麼、討厭甚麼的同時,也等於在傳達我要甚麼、我期待甚麼的訊息。我們實在無法假設,目前舞台上出現的東西都已符合觀眾的期待。

問題四,每週成員中自己也是創作者的比例高嗎?
數…….應該沒超過一半,這樣的比例應該不算高吧。唉,我們實在沒有對編輯資格有甚麼身分設限,除了都是戲迷以外。
--再想一想,有真正從事表演藝術創作或評論的人在成員之中,有好無壞。因為要不是真懂戲的人,去看排練其實往往看不出門道,在做預報時就無法精準評估(雖然連我自己也偶有看走眼的時候)。

問題五,每週是不是很強調是平民的,而非專家的平台?
是。因為專家學者都有自己的發言出口,但是一般觀眾沒有。
--然再想一想,每週的文章真的是「一般人」的文章嗎?除了投稿,我們的特約寫手和編輯自己,其實往往有自己對表演的獨特見解。那麼每週上面呈現的文章跟其他媒體有甚麼不同?我想,最大的不同反而在因為沒有資金壓力、沒有市場考量,我們可以呈現不一樣的聲音,但這個不一樣不見得是「高、低」的問題。

自己問自己的問題六:為什麼我講了這麼多次「觀眾」講到自己耳朵都快長繭了?觀眾真的黑熊黑熊重要嗎?
--當製作團隊、評審委員、評論家、主流媒體,自成體系,形成一個共生結構的時候,就會呈現一種傾斜的品味,傾向企劃、評審、專家學者的品味;把真正戲劇的受眾逐出這個小圈圈。我們不希望這個情形發生,所以有必要稍微過度地強調觀眾--但是,這個觀眾的概念,並不等同被行銷鞏出來的人次統計。因為在一個缺乏看戲傳統的國家裡,以行銷領導票房比以品味領導票房要容易得多了。

自己問自己的問題七:每週的未來是甚麼?
--我不知道,並且也不是我一人可以決定。某方面來說,我覺得我們正是利用這個平台來呈顯、並探索台灣劇場的未來在哪裡。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