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31

誰在調控藝術?

時間:2010.01.16 pm2:00
地點:典藏咖啡館
主持人:陶亞倫
與談:黃孫權、龔卓軍、蔣伯欣、駱麗真、黃博志等。
主題:1.宏觀調控下的文化工業
2.品位偏好下的當代藝術
3.世代政治與權力轉移


「景美事件」事件在視覺藝術界掀起陣陣餘波,討論早已不限於人權和藝術孰輕孰重的表象,而深入到當代藝術為何所操控、玩弄、或放逐。

因為遲到快四十分鐘,只聽到一點點開場白。一個眾聲喧嘩的社會,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聽著「許多人不願具名、不願出席,今天來就像赴死亡約會」之類彷彿處於革命前夕的話,感覺有點不真實。

來龍清楚,去脈模糊的文創產業

接來來是黃孫權的發言,他引用馮建三教授的話評台灣的文創產業是「來龍清楚,去脈模糊」。模仿自英國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其中並無文化字眼—而罔顧英國創意產業的歷史背景。

藝術作為資本轉換的化妝師

黃孫權說七零年代台灣經濟開˙始起飛,但內需的大宗卻是房地產,這不是真的經濟奇蹟,而是資本轉移。他說現在無論誠品、故宮、四四南村、寶藏巖、剝皮寮、十四號公園、十五號公園,都朝向主題樂園化、迪士尼化(disneyization)
,文化成為資本移轉的粉飾化妝師。延續<三階段打造品牌地景密技>的說法,他認為藝術家從來不肯面對歷史,不想干預歷史,而只想利用歷史來創作。依照目前社會文化資本的邏輯,藝術無法造成創造性的破壞,只有參與式的破壞¬--合約式參與,人人有獎)。

中心在哪裡?敵人在哪裡?

黃博志說,如同大多數年輕藝術家從台北獎、台北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徵選等活動竄出頭角,他也是。而當許多人出道後從政府的公共藝術案發包等掙生計,他和一群朋友嘗試不向公部門,改與收藏者、企業家,磨合一種「藝術家提供創意概念,資本家提供策展資源」的合作方式,希望「與資本合作,但不受資本控制」。

他覺得與前輩們對談時感到最大的世代差異是,他覺得自己好像面對的是一個沒有明確的中心所在的假想敵。他們現在發表的方式也不是正經八百的「展覽」,而是一種「不起眼的騷動」。

政府補助機制讓藝術趨於平庸化

龔卓軍認為基於治理的合法性下,所訂出的許多申請機制、審查機制這些正向的行為,對藝術造成損害。如何持續從事藝術創作而不接受政府的徵選與標案,以及學校老師為何進入審查機制都沒有被好好討論。藝術創作者本來就有一種敏感、難以相處、難以容忍正常社會的特殊體質,但在正向的補助機制下,養成回應式(reaction)的藝術家;而審查者會補助與自己類型相像的創作者,自我保存,而排斥真正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家。他強調的是對這種平庸化的憤怒。

文化園區文創化和產業化

蔣伯欣說在國外像景美人權園區這種創傷型的博物館或歷史建物,鮮少有臨時性的展覽,多是與空間意義相合的永久陳列品。從景美園區諮詢階段,就忽視該場域的特殊性,而不斷朝向「快樂生活、幸福人生、有文化產值」等文創園區化的方向操作,造成今天的衝突。

台灣這種淺碟式的藝術場域,資本快速被集中、寡佔,其他人則搶破頭爭資源,精力消耗於內鬥。

這些問題好像沒辦法在這樣的談會中獲得解決,聽到這裡我還有事就先走了,畢竟我還是一個為生計惶惶奔走的平凡人。

延伸閱讀:
當藝術碰上人權/張孟起(文化工作者、璞藝術負責人):被侵害過人權的人,應該更知道人權的可貴;尊嚴被踐踏過的人,應該更知道維護他人的尊嚴。
此一事件偶發促成了台灣藝術界維權的意識,也引發了藝術界少見的一致行動,對游文富施予兩度的聲援,對文建會提出兩次的抗議。面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崛起,台灣的當代藝術已經面臨嚴重的邊緣化危機,為了台灣藝術的主體性發展,藝術界應該要有更強的社會感受性,將其轉化為創作的動力,以增加作品的深層感受度;也應該對文建會施加壓力,在對藝術家提供作品安全維護之後,進一步提供藝術家更多元的創作空間與發聲國際的可能。在台灣,像施、陳這樣對藝術施暴,絕對只是個案。台灣藝術界面臨的最大暴力是被邊緣化,這才值得藝術界深思,更需要文建會伸出援手。

[破報]兼任文化殖民局的美術館-2009北美館策展規劃與反彈/陳韋臻:無論是李永萍與謝小韞認為台灣文化策略應該與中國保持規律性的交易,或者盧立偉所言「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至少在策展經費的使用上,輕易就可以探查出當中的嚴重不均。單就名列「十大公辦好展」前五名的辦展金額,以前兩名「皮克斯動畫20年」與「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合計約一億兩千萬,蔡國強8000萬和方力鈞近1000萬合計約9000萬,第五名的「叛離異相:後台北畫派」展出經費只有約四百萬元,即使是所謂「歷次經費最高」的2008年台北雙年展,3400萬的經費也不及蔡國強或龐畢度展的一半。這也是為何會產生質疑北美館是否願意花同樣經費去捧一名台灣藝術家之因。

起源於1993年《中國時報》開始向國外博物館借展的操作,演變至今成為眼下常見簡單移植的展覽,並逐漸養出了越來越多台灣民眾靠口碑與名氣選展覽的習慣,說到底,這恐怕是台灣美術館(不只北美館)最大的教育貢獻;我們知道了安迪沃荷、米勒、梵谷還有蔡國強,也像是走進了奧塞美術館、大英博物館、龐畢度藝術中心,但我們卻看不到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當前學術研究,更不知道當下各國藝術的真實發展現況。而愈多的民眾衝著名氣走入美術館,則迴圈地繼續豢養美術館以參展人數和藝術家名聲為辦展依歸的走向,連「十大公辦好展」前五名(除了第四名方力鈞由於不收門票費之外),根本就是2009北美館參觀民眾總人數大排名。

明星藝術家與名牌美術館的文化殖民與權力崇拜時,美術館到底生產了什麼文化價值可是顯而易見。

[今藝術]難脫政治的官方藝術機構~~以2009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為例/王嘉驥:台灣傑出且資深的當代藝術家,早就苦無機會受邀在官方美術館舉行具有重要發表意義的個展。就以北美館現有的機制來看,已經明訂許多機會給仍在「初升段」的年輕藝術家展演,包括「台北獎」的競賽,以及鼓勵創作發表的「申請展」制度。對於40歲以上的青壯以至中壯輩的出色藝術家,如果不選擇靠行商業畫廊,恐怕從40歲到70歲的30年間都不會有機會受邀在美術館舉辦個展。

真正讓藝文界同儕與同仁質疑,或乃至於憂慮的是,經過市場的炒作之後,台灣官方美術館如果以藝術家在眼前市場上的「天價」或「天王」聲名,來判別其藝術價值,那麼,這種偏差其實是可怕的。官方美術館的專業在於建立一種獨特的觀審價值,其中更應以符合時代性、且經得起檢驗的美學判斷做為根柢。若以世俗拍賣會落槌價格所意味的「相對價值」做為藝術審美的「絕對價值」,那可真是本末倒置了。

[今藝術] 藝術反映文化政治/郭冠英:每年12月,《藝術論壇》(ARTFORUM)總會邀請重要的藝術家、藝評人、策展人,共同回顧當年的最佳展覽(best of 2009),……
從幾位重量級策展人所推薦的年度活動回顧當中,可以一窺當代藝術界對於藝術表現的著眼點,並不只是純藝術,更在於其所呈現之觀念中的文化政治機鋒。

[新聞]2009十大公辦好展覽結果出爐 北美館六項入選

沒有留言:

非關評論《陳情令》

我不好玄幻,也很少看腐劇,最怕腐眾銷魂流涎而我平靜無波,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受。聽說《陳情令》很火,打算蹓一集瞧瞧,沒想到五十集完食,還遍點 YouTuber 們的分析視頻及同人二度創作,又追完延伸綜藝及國風演唱會,甚至角色MV也不小心聽了好多首,IP( I...